在我的父親——縣衛計局退休干部劉興德的家庭檔案館里,整齊擺放著各種類別210余盒、達數百萬字的家庭檔案,規范有序地記述了一個普通居民家庭生活變遷,特別是真實記錄一個家庭和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巨大變化,成就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微觀史料,是折射社會進步的一個縮影。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檔案是穿越時空的歷史見證,是承上啟下的橋梁。家庭檔案是一個家庭及其成員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具有現時利用價值和歷史查考價值的可歸個人保存備查的各種文字、圖表、影像及其他形式的歷史記錄。一本本日記、臺歷和剪報,一幅幅老照片、一張張工資條和消費收據,一盒盒證書證件,一個個老物件、一封封往來書信賀卡,這些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東西,被如今77歲的父親幾十年如一日地積攢下來。現在,父親的“家庭檔案館”已成為不少慕名而來參觀者的首選。“翻翻這一盒盒家庭檔案,想想過去的酸甜苦辣,看看今天的幸福生活,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家庭和國家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是感慨萬千。”
聊起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巨變話題,父親的財務收支檔案盒里,收集著他從參加工作以來每次工資升漲記錄和工資條,1978年每月工資45元,1985年工資改革升為每月74元,1997年正科級每月897元,2002年9月退休每月領養老金1070元。如今,每月養老金加住房補貼能領到4700元。父親說,工資增長記錄,體現了祖國經濟發展和我們家庭生活的不斷改善,現在全家11口人有穩定的工資收入,每月收入5萬元,可以說衣食無憂,很有獲得感、幸福感。
在交通工具檔案里,父親還保存著1954年12月我爺爺購買的“飛鴿牌”自行車的發票。1980年全 家 5口人 僅有一輛自 行 車,而到 2010年后, 兩個孫女 和一個孫子 先后大學畢 業、 就業, 不久就買了6輛電動車和三輛變速車,全家12口人人手一輛出行工具。2005年購置了第一輛桑塔納轎車,2010年之后兒子、孫子、孫女又買了一汽大眾、東風標致3輛汽車,全家有6人考取駕照。父親高興地說,我和老伴做夢都沒有想到,古稀之年能坐上孫子孫女開的私家車到外地旅游,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還每年乘坐飛機到國外游玩,真是太幸福了。
查看房地產檔案時,父親保留著清代、民國和建國初期的古舊房地產契約和房產土地證,還有五十年代的農業稅、工商業稅等票據50余件,有改革開放以來全家購買樓房的合同、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想想農村老家土坯房,搬到縣城住的低矮平房,如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已經變為現實。
在20多盒家庭照片檔案盒里,從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全是黑白照片,我的小腳奶奶1957年拍的照片是她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一輩子沒有見過電燈、電視、坐過汽車。1985年中秋節,我們全家5口人搬到縣城在照相館拍了第一張合影,當時還是黑白照片,后來每年春節都用數碼相機拍照合影,如今四世同堂,用智能手機拍照更方便了。
更令人大開眼界的是父親的旅游檔案,有車票、門票、飛機票,有景點地圖、景區宣傳品、土特產包裝等,父親說,以前工作忙、經濟又拮據,沒有機會出去看看,現在好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幾年,父親不僅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大江南北,還乘飛機去臺灣、韓國、泰國觀光旅游。孫子結婚時還到歐洲旅行。
展望未來,父親說我們見證了國家日新月異的變化,改革的步伐沒有停歇,生活的變遷還在進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一直在路上。□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