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2012年11月09日播出:德州:20米剪紙長卷 繪制祖國大家庭
20米剪紙長卷 繪制祖國大家庭
剪紙藝術是我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德州寧津縣保店鎮,就有這么一位民間剪紙藝人,他堅持創作20多年,用自己的作品抒發出心中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民間剪紙藝人張長俊:“用什么審美形式表達我的心愿,祝我們祖國繁榮昌盛呢?我就創意設計了56個民族,就是團團圓圓的祖國大家庭。”
這幅名為中華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的剪紙,有將近20米長,是張長俊用了三年時間才創作完成的。因為每個民族的服飾和形態造型各不相同,為此他查找了大量的資料。
民間剪紙藝人張長俊:“它有它的民族服飾,它有它的曲藝形式,既得從神態上讓大伙一看很好,做得很有層次感,而且它的服飾、從它的線條突出它的民族特色,這一塊比較難做一點。”
隨后,張長俊還展示了他的最新作品《百鶴圖》。圖中的一百只仙鶴形態各異,有覓食的、有戲水的、有嬉戲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民間剪紙藝人張長俊:“百取數字為大,這個鶴取諧音,寓意是祝賀的賀,長卷做成5米6長,56厘米寬,寓意是中國的56個民族,祝我們祖國繁榮昌盛。”
張長俊的代表作品《神龍千禧》、《八大名人》等,獲得過文化部民間剪紙藝術大賽的一等獎。他的作品還曾獲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傳承人展示獎。在這些獎狀的背后有著張長俊20年來不懈的努力和汗水。
民間剪紙藝人張長俊:“這些年里一些工具的制作、一些簡單的剪紙設計圖案我現在都基本能掌握了,當然啊,我反正相信一句話,‘有付出就有回報’。”
張長俊說,他是在一次坐火車時,巧遇了中國剪紙學會會長仉(掌)風皋教授,與他交談之后,張長俊就愛上了這門藝術。為此,已經40歲的張長俊還專門去天津美術學院進修。
民間剪紙藝人張長俊:“我以后的打算就是把周邊村里的一些閑散勞動力、下崗職工組織起來,把這門藝術傳承下去,這就是我的最大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