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經常有這樣的面粉廠,收了小麥以后,暫時不給錢或者是面粉,而是打個條;等老百姓需要面粉的時候再來取。這本來是一件方便老百姓的好事。可家住德州樂陵城關鎮趙家胡同村的李先生給我們打來電話說;他家存在面粉廠里的小麥現在已經取不出來了。
“我有三千多斤麥子,提面提不著,找人也找不著。”
據這位李先生介紹,他們存麥子的這個面粉廠很大,因為離自己村子比較近,很多村民都直接把收獲的小麥送到廠子里;等到需要面粉的時候再去取。
“分好面、孬面,取哪種都可以,取面條也可以,現在是什么也取不到。”
據這位村民介紹,這個面粉廠大概正常經營了有三年多,也正是在這段時間里,收取了大量的小麥。
“我是2006年六月十六號(存的麥子)。”
“存哪里有七八年,十來年了吧!”
李先生告訴幫辦,為了能取到面粉,他們曾經多次找過廠子,但每一次都得不到滿意的答復。
“不是國營也是個大企業,這么大個廠子還沒正事嗎?”
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幫辦和李先生等人一起來到了樂陵第二面粉廠,但讓幫辦感到的意外的是,面粉廠的旁邊還豎著一塊停車場的招牌。
“現在沒生產,這半邊租出去了。”
樂陵第二面粉廠里人很少,這位留守的工作人員告訴幫辦,廠子停產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而對于欠村民的小麥,這位也坦然的承認了。
“都是老百姓存在這里,隨時用隨時提面。”
既然承認村民們在他們廠子里存著麥子,那么,村民們的面粉什么時候可以提取呢?
“什么時候能有面?”
“不知道。”
這位工作人員告訴幫辦,負責人目前不在廠子里,而對于更詳細的情況他也不清楚。
開面粉廠,欠著老百姓的小麥,這做法太不厚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