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咱們《生活幫》一直在關注汽車里程表的問題,經過調查發現,不管是機械式的,還是電子式的,借助一定的工具或者電腦儀器,都可以改變里程表的數值,那么究竟有沒有辦法能識別出汽車的里程表是否被改過呢?
經過調查發現,不管是機械式里程表,還是電子式里程表,借助一定的工具,表上的里程數都可以隨意更改。
“想調多少就調多少。”
節目播出后,不少想買二手車的觀眾來電詢問,到底該怎樣判定一輛車是否被更改過里程表呢?就這一問題,《生活幫》的幫辦聯系上了濟南市汽車維修首席技師趙林。
“輪胎磨損程度。”
據趙林介紹,每輛車都有一個車架號,標明了這輛車的出廠時間。另外,每條輪胎上也有一個生產日期,后兩位表示生產年份,前兩位表示生產周數。只要把這兩個時間一對照,大體就能判斷出這輛車到底跑了多長時間。
“如果輪胎很久,換過的,說明可能已經跑過5萬公里了……”
趙林說,有的車型可以直接通過汽車診斷儀,檢測出車輛到底跑了多少公里。說著他就用身邊的這輛車做起了演示。
“現在是28公里。”
接著趙林把汽車診斷儀連接到了儀表盤上,經過一系列操作,這輛車實際跑的公里數,出現在了屏幕上。
“170公里。”
據趙林介紹,像這輛車的儀表盤很可能就是被動過的。因為它的實際里程數,已經跟表上顯示的里程數統一不起來了。
“或者是改了儀表盤,或者是把別的儀表盤換到了這輛車上。”
律師:私調里程表 涉嫌違法汽車維修技師還提醒大家,像這樣用汽車診斷儀檢測實際跑的里程數,只適用于一部分車型,因此買二手車的時候還是要找懂行的人看看。說到這,咱說了這么多人私自改里程表到底有什么危害呢?還有他究竟違不違法呢?接著說。
“汽車維修店不會調里程表,涉嫌違法。”
濟南市汽車維修首席技師趙林解釋說,私調里程表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因為車輛的保養、維修等很多地方,都是以這輛車跑的里程數為參考的。
“誰都不知道跑了多長時間……”
私調里程表這種情況的出現,會讓很多購買二手車的車主認為,自己的車跑的公里數很少,不需要保養或者更換必要的部件。
“皮帶斷裂等,危險。”
私調里程表究竟屬不屬于違法呢?就這一問題,幫辦采訪了濟南中正榮凱法律服務所的王強律師。
“違反計量法。”
既然違法,為什么好多人還選擇私調里程表呢?王強律師解釋說,之所以這些人選擇鋌而走險,目的還是為了達到他們的不法目的。
“調高里程表就是為了騙取油補等,是一種犯罪。”
據王強律師介紹,有的二手車賣主,為了把手中的車賣個好價錢,私自調低里程表,這種做法涉嫌欺詐。
“買的人有權提出補償,甚至可以要求取消合同。”
另外,《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規定,二手車賣方應當向買方提供車輛的使用、修理、事故、檢驗以及是否辦理抵押登記、交納稅費、報廢期等真實情況和信息。根據這一規定,二手車如果私改里程表,涉嫌違規。
在這我給那些想買二手車的買主提個建議,在買車前可以簽訂一個協議,承諾里程數沒有弄虛作假,并約定相關的違約責任。如此一來,對消費者形成法律保護的同時,也會提高車商的做假成本,對其產生一定的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