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鴿子,大家能想到很多的詞語,像和平啊、送信啊。現在,很多人都住進了樓房,養鴿子的人也越來越少。接下來,生活幫幫辦帶大家到德州平原縣去看看,那里正在進行一場規模宏大鴿子交易會。
正月初八是德州平原縣恩城鎮一年一度的恩城鴿會,雖然這天平原縣恩城鎮大霧彌漫,可是卻絲毫沒有打擾到眾多鴿友的興致。
馮大哥:“一大早就來了,賣了這幾只鴿子,花了1000多。”
馮大哥是聊城茌平人,買到了滿意的鴿子,馮大哥高興的合不攏嘴。和他一樣,來自聊城臨清的張大爺同樣因為趕鴿會,早早的來到了恩城。
張大爺:“天不亮就來了。”
生活幫幫辦在現場看到,除了自己養的鴿子,張大爺還特意帶來了不少的獎杯。
張大爺:“這幾年光獲獎了,附近的人都說我是養鴿能手。”
恩城鴿會最早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間,據今已經有500年的歷史了。由于名氣在外,所以,一年一度的鴿會總能吸引來眾多的養鴿愛好者。
“專門從河北邯鄲過來的。”
據了解,今年來到交易會現場的客商大概有300多位,除了帶來專業比賽用的信鴿之外,有些人還帶來了觀賞用的鴿子。
信鴿講究多 一只能賣上萬元
記得以前,電視劇和電影里經常有這種橋段,地下工作者需要傳遞情報時,經常把寫好的密函綁到信鴿的腿上,然后由信鴿安全送到。仔細想想,還真挺神奇。您說這信鴿就不會迷路嗎?
信鴿也叫通信鴿,在古代,由于通訊不發達,所以很多人都用它來傳遞信息。說起這送信的路程,少則幾公里,多則幾百公里。那么小小的信鴿是怎么做到準確送信的呢?
“靠磁場,眼睛肯定是不行。你像這么大的霧,能飛800多公里。”
其實,古代人正是利用了信鴿歸巢的天性來完成送信的。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用信鴿來傳遞消息。不過由于本領獨特,好的信鴿還是受到了廣大鴿友的追捧。
“這個先論血統,沒血統不行。”
鴿友介紹說,一只優秀的信鴿,首先得看血統。其次,對于外觀和體型,優秀的信鴿也是有著嚴格的要求。
“先看眼睛,再看羽毛……”
除了血統和外型,為了保證每只信鴿的獨一無二,在小的時候,信鴿的腳上要帶上腳環。
“這就是鴿子的身份證。”
由于要求嚴格,所以,真正優秀的信鴿往往是萬里挑一。如果再能從比賽中拿到一些好的名次,那么這信鴿的身價可就不一般了。
“今年光獎金它自己就拿了2萬了,給我3萬也不賣。”
呦,別看人家個小,這身價可不低啊。其實想想也是,那么多嚴格的條件,還得參加各種比賽。您說這價碼能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