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春紅(中)為患者做檢查。記者 石少軍 攝
采訪位春紅的2個小時里,不時有患者前來咨詢,她一直笑著耐心答疑,溫柔而堅定的氣質讓人踏實、舒心。
2008年,從濟寧醫學院畢業的位春紅來到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被分配到放化療科。她直言,當時并不中意這個科室,“在這兒每天面對腫瘤患者,很多人難以痊愈,我們能做的只是在一定限度內延長生命,有太多無奈。 ”
不過,干了不到半年,位春紅的觀念就改變了。“我看到很多患者非常堅強,勇敢地和疾病作斗爭,我愿意和他們一起‘戰斗’,他們好起來是我最大的幸福。 ”她把這番話付諸于行動。
不懈求索青年醫師的佼佼者
“剛工作時,我對放化療的理解也過于簡單,覺得是一種模板化的程序,后來才明白這種想法完全不對。 ”位春紅告訴記者,如今追求個體化治療,要根據患者不同的疾病種類、分期等決定治療方式,還要根據體表面積等指標確定放化療劑量,非常考驗技術和經驗。為此,她大量翻閱資料學習,不斷向資深大夫請教,工作之余將典型病例總結成冊,技藝日益精進。
近些年,科室陸續開展了微創消融、介入、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等先進的腫瘤治療技術,位春紅都一一掌握起來。她向記者介紹,微創消融指的是在CT、核磁共振和超聲等醫學影像設備引導下,將消融針經皮穿刺至腫瘤部位,通過高、低溫或細胞打孔技術等手段原位滅活腫瘤,具有治療精準、創傷小等優勢,對于身體條件難以耐受手術者更是提供了一種有效治療手段。
論年資,1985年出生的位春紅是科室中“新生代”,但憑借精益求精和不懈探索的態度,她的操作熟練度和對新技術的掌握程度都稱得上是佼佼者。
換位思考力爭最優治療方案
位春紅常說:“作為醫生,要時刻提醒自己,我們要做的不僅是戰勝疾病,更要設法給予患者更好的生活。 ”
懷揣這樣的理念,制定治療方案時,位春紅總會站在患者角度換位思考,綜合考慮患者各方面情況。“這個過程確實是糾結的,比如有些方法,治療效果更好一些,但會給患者帶來很多痛苦,或者造成較大經濟負擔,這時就要進行反復權衡,力爭作出最有利于患者的選擇。 ”她說。
在放化療科,患者的心理建設是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很多患者情緒悲觀,我們做醫生的有責任讓他們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位春紅說。
為此,她主動學習心理學知識,一有時間就到病房和患者聊天,逗他們開心;噓寒問暖,看到他們有什么困難盡力去幫助。采訪時,一位患者就對記者說:“有這么好的大夫,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治病,好好生活? ”
真誠換友情 與患者做朋友
從醫多年,位春紅一直保持一個習慣——隨身攜帶3張銀行卡和幾千元現金,從來沒有一天忘記,為的是在患者資金周轉不開時替他們墊付。
3張銀行卡中有一張是位春紅丈夫的工資卡,她怕自己卡里的錢不夠,就索性拿來了丈夫的工資卡。
一開始,為患者墊錢的事,同事們并不理解,擔心會上演“農夫與蛇”的故事。對此,位春紅笑著說:“病人借錢肯定有難處,咱能幫一把是一把,世界上肯定是好人多。 ”
事實上,從來沒有發生過不還錢的事兒。多年來,位春紅用真情換來友情,已經和很多患者成了朋友,很多人是因為別人推薦來找她看病。“所有醫生都像這位大夫這樣的話,那醫患關系肯定越來越好。 ”采訪時一位患者說出心聲。位春紅則對她說:“你只要好好治病,慢慢好起來,你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