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第一梯隊11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走出隔離病區調整休息,他們已經在防控最前沿奮戰了7個晝夜。
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姚營營——
平均每天接診80余名患者 常常一整天不吃不喝
作為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治的醫師,姚營營是最先進入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之一。他告訴記者,醫院在決定抽調醫務人員建立第一梯隊進入隔離病區時,他在第一時間請纓來到“戰區”。
“醫院在疫情出現后,立即在隔離病區設立預檢分診處、發熱門診、發熱留觀室、隔離病房,由5名醫生和6名護士輪流在發熱門診和病房值守。”姚營營說,從每天早晨8點到晚上8點,他需要穿著隔離衣,佩戴護目鏡、口罩、手套、鞋套等防護用品在發熱門診接診,平均每天接診80余名患者。“因為穿脫防護服需要很多時間,為了節省時間,我和其他大夫常常一整天不吃不喝,也不能上廁所。”
連續奮戰,會不會太勞累?姚營營想了想:“我們肩負的是一份很光榮的使命,我覺得自己的職業很有價值。”
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護士孫婷婷——
“我還年輕,我上最合適”
初見孫婷婷時,這個年僅22歲,工作剛滿一年的小姑娘正在修整的地方認真學習,“我正在學習健康管理師基礎知識,想在今年考出健康管理師的證書。”孫婷婷說。
分秒必爭!這是孫婷婷在隔離病房內最大的感受。為了打贏這場“戰爭”,自進入隔離病房進行護理工作,孫婷婷和和其他幾名護理人員常常一待就是六七個小時。穿上厚厚的防護服,連走路都很笨重;戴護目鏡時間稍一久,里面全是霧氣,同時還要不斷從厚厚的口罩里費力地喘著氣。盡管如此,護理人員們仍然堅持為患者測體溫、抽血、打針、輸液,還要對地面、房間反復消毒,處理醫療垃圾。這種對患者的24小時貼身守護,不容許他們有一絲馬虎。
走上工作崗位后,第一次上“戰場”,是否有些緊張。孫婷婷歪著頭想了想:“不緊張,爸爸媽媽也都跟我說,這是一名白衣‘戰士’應該做的。”孫婷婷甜甜地笑了笑,“我還年輕,我上最合適。”
記者|曹清 王志偉 劉振興 通訊員|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