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醫護人員為患者進行心肺復蘇搶救。記者劉振興攝
□本報記者滕璐本報通訊員張瀟然侯進
日前,在全市上半年各急救站急救拉練考核中,德州市立醫院急診科急救站獲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
成績的取得與平時科室高水平的急救能力是分不開的。無論是急危重癥首診首接搶救任務,還是守好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市立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24小時全天候待命,做守護生命的“急先鋒”。
與時間賽跑搶救患者生命
“快,有重癥中毒患者,趕緊做好搶救準備!”8月14日晚上10點多,隨著一聲“指令”,急診科醫護人員立馬進入“戰斗”狀態。患者被送入搶救室,一場緊張的搶救工作開始:實施氣管插管、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保證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緊接著為患者進行血液灌流,清除體內毒素,以減少對臟器的損害……經過一系列急救措施,凌晨兩點多,患者轉危為安。
“先救命,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治療,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搶救生命都是急診醫生的首要任務。”采訪中,急診科副主任門浩說。為了挽救這個年輕的生命,后來,醫生又給患者做了兩次血液灌流,7天后,患者被轉入普通病房,如今已經康復出院了。
“與時間賽跑,搶救患者生命,我們急診科醫生義不容辭。”一直以來,德州市立醫院急診科主任蔡玉峰都是這樣要求科室成員的,他常說,選擇了急診就是選擇了爭分奪秒,這是使命,也是職責。
不不斷學習錘煉真本領硬功夫
對于急診科醫生而言,急診室每天都是“戰場”,一旦有危重患者送來,從來都是與時間賽跑,為生命接力。目前,急診科平均每天接診人數在百人以上,其中急重癥患者占到三分之一左右。這就要求醫護人員不斷學習,不斷進行急救演練,錘煉真本領、硬功夫,挽救患者生命。
“車禍現場有5名傷員,準備出車,到現場救治。”“患者心臟驟停,立即準備搶救。”“除顫、腎上腺素靜推……”急診科組織各種急救演練,模擬真實的救治場景,提升醫護人員的救治能力。演練結束后,蔡玉峰、護士長王霞會對現場操作情況進行點評,將不到位的地方指出來,并給出更優質的方案。作為急診科年輕護士,剛工作不久的男護士陳兵十分重視演練,并將每一次演練當成是真正的“戰場”,記錄下表現不好的地方,業余時間不斷練習、改進。“只有演練時表現出色,才能在真正的‘戰場’上守護患者生命安全。”陳兵說。
對照規范樣本找差距,才能進步更快。每月初,德州市120急救調度指揮中心會將上月全市各急救站的院前急救工作進行匯總,并反饋到各個急救站。醫院急診科針對反饋的情況,及時召開整改會,將存在的問題一一給出整改建議,并落實在今后的工作中。
科科普宣教讓更多人學會急救
有些疾病發作時,如果沒有正確救治措施,往往在很短時間內就能讓人死亡,根本等不到醫生到來。“學會急救很重要,可以讓第一目擊者變成第一反應人,挽救更多生命。”蔡玉峰說。
“遇到呼吸心跳驟停的患者,我們該怎么做?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8月18日,門浩來到山東高速德建集團三建建設分公司,為30余名建筑安全技術員進行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專題培訓,包含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創傷后的急救等。
類似的培訓,每個月急診科都會組織一兩場,急救知識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等活動,讓更多人學會急救技能,力爭在關鍵時刻挽救更多的生命。
疫情當前生命高于一切
急診科是一個與時間競速、為生命護航的地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醫院急診科在實施緊急救護的同時,站在疫情防控的前哨,堅守著醫院疫情防控的安全線。
在完成正常急救工作的同時,急診科還承擔了一項重要工作——轉運隔離人員。自2021年9月起,這項工作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他們身著防護服,步履匆匆,無數次往返于醫院、隔離點與社區、車站之間,只為了能第一時間將轉運人員安全送到目的地,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轉運工作不分時間,不分地點,只要有需要,急診科醫護人員就得立即出發。“轉運工作不僅要求迅速高效、還必須準確無誤,因為一旦一個環節疏忽了,就會造成感染。”深感責任之重,所以門浩和同事們格外小心謹慎。如果接到其他地市的轉運任務,往返幾個小時的高速路程,駕駛員和醫護人員將被密閉在防護服里,全程不喝水、不上廁所。
作為黃碼醫院,市立醫院急診科也承擔了封控區患者的救治任務。一次,封控的小區內,馬上到預產期的陳女士覺得小腹陣陣劇痛,家人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市立醫院急救站的醫護人員做好防護,嚴格遵守疫情防控流程,不等核酸檢測結果,優先保證救治,將陳女士和她的丈夫接上了救護車。為了打消陳女士的顧慮,醫護人員一邊安撫她的情緒,一邊觀察病情,順利將她送入醫院,安排到黃碼患者救治區,成功讓她得到救治。
全天待命,全年無休,急診科里的每分每秒都關乎患者生命存續。近年來,德州市立醫院以急診科為核心科室,先后成立了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創傷中心,開通綠色通道,暢通救治流程,使急危重癥患者得到及時的、全方位的救治,保證了搶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