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腕男子錯過搶救黃金期被送至山大齊魯醫院德州醫院——
醫生妙手成功接活
□本報記者唐志梅本報通訊員李夢嬌
11月7日晚11點,一位全身是血的患者被送進山大齊魯醫院德州醫院急診搶救室,情況非常嚴重。手足修復重建外科病房值班的主治醫師舒和喜接到電話立刻前去診治。經檢查,發現患者尺神經及尺側肌腱被劃斷。原來,患者家住齊河,當天在家收拾房屋,房頂上彩鋼瓦片滑落時,將患者手腕劃傷,導致其受傷嚴重,肌腱、神經和血管斷裂,家屬緊急將他送往當地醫院,醫生建議其轉診上級醫院,幾經輾轉,患者被送至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
經過基礎檢查后,患者被轉到手足修復重建外科病房,舒和喜立即同科室主治醫師陳虎林制定手術方案。舒和喜介紹說,由于患者錯過了搶救最佳時期——“黃金6小時”,因此,術后患者傷口感染風險較高,預防術后感染、恢復神經、肌腱功能就成了手術的關鍵,要在縫合的同時,妥善處理患者傷口,避免患者感染。各崗位醫護人員迅速行動,為患者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術前各項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癥,同時麻醉等相關科室人員迅速到位,準備進行縫合。
“相比其他器官來說,神經的縫合難度更大一些。”舒和喜介紹說,受神經干細胞不可再生的特性制約,縫合神經時要求端端必須對齊,否則患者神經功能將受影響,可能會出現手部畸形、神經功能受限等后遺癥。縫合時,舒和喜與陳虎林在顯微鏡下將患者斷裂的神經束,用肉眼難以看清的細針、細線將血管、神經一 一謹慎對接、修復,縫合斷裂神經和肌腱。鏖戰了3個小時后,在手術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為患者縫合神經和肌腱,保住了他斷裂的肌腱、神經和血管的功能。為了患者后期康復,在科室主任王桂新的指導下,為患者在屈腕位置固定支具,并安排了適合他的手指訓練。
王桂新表示,科室自2015年成立以來,每年收治多例類似病例,手術后恢復效果良好。自德州醫院融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一體化建設以來,科室還先后開展了國內踝關節鏡的所有手術,及距下關節鏡、腕關節鏡的微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