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引內培 解“南下北上”之憂
記者劉瀟通訊員李祿超任飛斐楊磊
全市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49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6.06%;成功引進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等100余家高端醫療機構;中醫藥綜合改革取得新突破……今年以來,我市健康德州建設一路蹄疾步穩、捷報頻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我市聚焦群眾看病就醫難點痛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提升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和疑難重癥診療水平,讓患者不再“南下北上”,在“家門口”就能治好病。
增量擴容,20余個醫療衛生項目落戶
11月11日,在東部醫療中心項目建設現場,施工人員分工協作,機械作業車來回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目前,一期項目主體已完工,正在進行室內裝飾裝修,預計年底前基本完成。”項目負責人劉涼介紹。東部醫療中心項目總建筑面積41.2萬平方米,規劃設計醫療用床位1840張。
除東部醫療中心項目主體完工,德州市傳染病防治中心正在進行室內裝飾裝修和設施安裝、德州市肛腸醫院新院區的病房樓和醫技樓正在加緊建設……“今年的4個在建醫療項目均在有序推進中。另外,還有新簽約項目1個、重點在談項目1個,涉及精準醫療、醫學檢驗、中醫藥等領域。”城區衛生健康重點項目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周連華說。
我市堅持“抓兩頭、帶中間”,陸續引進德州海吉亞醫院項目、“哈特瑞姆(德州)心臟病旗艦醫院+健康產業園”項目等醫療衛生項目20個,總投資超100億元,還爭取國家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國家基層西學中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等“國字號”項目落戶德州。
項目相繼落地的背后,體現的是全市破解就醫難題做出的不懈努力。近年來,我市不斷深化創新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助推醫療資源持續優化擴容,基礎醫療硬件水平不斷提升。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常樹風感觸頗深:“十年改革,我市醫療環境顯著提升,目前,全市共有三甲公立醫院2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12家、二級甲等中醫醫院10家,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也明顯增強。”
破題提質,引進百余家高端醫療機構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僅有增量擴容,還有破題提質。
去年底,市委市政府多次赴濟南洽談合作事項,促成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全面托管德州市人民醫院。今年初,德州市人民醫院正式更名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派駐的有業務院長、執行院長、副院長、醫務部主任、護理部主任組成的管理團隊,還優選了一支由多位技術骨干組成的專家團隊,逐步實現管理、技術和文化的整體輸出和同質化管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院長田輝說。
今年以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實施了多臺省內先進水平的疑難復雜手術,其中,基底動脈尖寬頸動脈瘤WEB植入術為全省首例,“微微創”腹膜透析置管術填補了德州及周邊地區的技術空白。截至目前,醫院手術總量22524人次,增幅18.87%,其中四級手術量6592人次,增幅32.61%。
醫療衛生關乎百姓生命健康。近年來,我市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將高水平創建區域醫療中心城市作為重要目標。針對我市醫療資源總量、醫療技術水平存在的短板弱項,今年4月,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快引進優質醫療資源的意見》,通過創建專科聯盟、醫聯體等形式,爭取優質醫療資源向德州轉移。目前,全市引進合作的高端醫療機構達100余家。
優質醫療資源引進來了,如何用足用好?我市從提升醫療軟實力破題,做大做強優質醫療資源。如: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深化教科研合作,全力打造學術之城;強化信息支撐,推進影像分級診療全覆蓋,建成電子健康卡統籌支付平臺,囊括19項功能,實現“一院充值,全市使用”等。
不僅大醫院優質資源增多,家門口的基層醫療服務也越來越便利。陵城區糜鎮衛生院院長李明剛介紹,現在患者在鄉鎮衛生院就能找到上級專家看診,同時,通過全市基層衛生院標準化建設,硬件建設與縣城醫院差距也在不斷縮小。
革故鼎新,85%村衛生室可提供中醫藥服務
11月10日上午,在寧津縣張大莊中心衛生院,家住張戶頭村的患者張芳(化名)來到中醫科就診。借助遠程會診屏幕,由縣中醫院專家為她“隔空”把脈開方。不僅就近接受中醫專家治療,衛生院還負責將熬好的中藥配送到家,讓張芳很是驚喜。
張芳體驗的是寧津縣中醫院推出的“智慧共享中藥房”服務。不光是藥房和設備的更新,患者來鄉鎮衛生院就醫,寧津縣中醫院醫生借助遠程會診系統辨證施治,“智慧共享中藥房”從平臺獲取醫生開具的處方后,自動完成抓藥、煎藥、配送等環節,診療流程由原來的120分鐘縮短至30分鐘,且整個流程實時記錄、隨時追溯。目前,該醫療模式已惠及近萬名患者。
在德州,越來越多的群眾享受到“一站式”中醫服務的便利。十年來,我市堅持中西醫并重,持續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將中醫藥綜合改革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在全省率先出臺《德州市中醫藥綜合改革工作方案》及3個專項行動方案,在衛生健康委新設中醫藥綜合科、中醫藥業務科,增加行政編制,進一步明確職責。
通過大刀闊斧地改革,我市中醫服務體系更健全、服務能力得到質的提升。目前,我市實現了各縣市區政府辦中醫院全覆蓋,9個縣市區榮獲“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建立中醫藥綜合服務區(中醫館、國醫堂),85%的村衛生室能提供中醫藥服務。此外,開展中醫藥文化“六進”活動,僅今年以來,受眾就達5萬余人。
不僅是模式和設備的迭代,我市還發力中醫藥產業。“通過科研攻關,實現鐵皮石斛在北方地區生長,目前公司在慶云縣尚堂鎮共有3000余畝的種植基地,年產值2億元以上。”山東沃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中華說,除組培、種植,公司還將重點放在深加工上,已開發出藥物飲片、化妝品等10大類、50余種深加工產品。
“我市借助優勢,多方發力,讓中醫藥綜合改革不僅囊括了體系制度、服務文化,還涵蓋中醫藥產業等方方面面。如今,中醫藥正成為我市構建優化健康服務、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培育發展健康產業‘大健康’體系的強大助力。”常樹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