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發布成人慢性病食養指南——會吃會動 輕松控“三高”
編者按
我國60歲以上的人群“三高”患病比率達到50%,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慢性病患者日常飲食該如何調整?如何通過飲食來控制“三高”?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多個“成人慢性病食養指南”,其中包括:《成人高脂血癥食養指南(2023年版)》《成人高血壓食養指南(2023年版)》《成人糖尿病食養指南(2023年版)》。
根據“三高”食養指南的膳食建議,針對高脂血、高血壓、糖尿病,記者分別采訪了相關專家,結合《指南》給出建議,教你輕松控制“三高”。
高血壓患者:減鈉增鉀 清淡飲食
□本報記者唐志梅本報通訊員王琰
高血壓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特點的全身性疾病。德州市中醫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醫師楊麗萍介紹,患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多與不合理膳食(高鈉、低鉀膳食、過量飲酒等)相關,因此注重食養,對穩定血壓十分重要。
《指南》提到,膳食干預是國內外公認的高血壓防治措施,對血壓改善極為重要。因此,楊麗萍建議高血壓患者以《指南》中提到的食養物質為基礎,借助我國傳統中醫的理念和調養方案,來控制和穩定血壓。
楊麗萍建議,高血壓成人患者食養原則包括5條:減鈉增鉀,飲食清淡;合理膳食,科學食養;吃動平衡,健康體重;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監測血壓,自我管理。
《指南》建議高血壓患者“減鈉增鉀,飲食清淡”,即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逐步降至5克以下,增加膳食中富鉀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和豆類等的攝入量,同時適當選擇富含鈣、鎂的食物起到血管擴張作用。
但楊麗萍表示,若想要起到“膳食干預”的效果,僅僅做到飲食清淡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合理膳食,科學食養”。平衡膳食應由谷薯類、蔬菜和水果類、動物性食物、大豆類和堅果類、調味品類5大類食物組成。
同時,還應依據“辨體施膳”的中醫食養的基本原則。《指南》對高血壓分為多種辨證分型,包括肝火上延證、痰濕內阻證、瘀血內阻證等,并針對不同證型給予相應的飲食建議。市民如有需求,可到醫院咨詢醫生的建議。
糖尿病患者:合理控糖 科學配餐
□本報記者唐志梅本報通訊員杜秋樂
很多糖尿病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管住嘴,邁開腿。”寧津縣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周蒙蒙解釋說,控制血糖,管住嘴比邁開腿更加重要。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11.9%,糖尿病前期檢出率為35.2%,其中2型糖尿病是主要類型,50歲以上成年人患病率更高。
《指南》對糖尿病成人患者食養給出8條原則:食物多樣,養成和建立合理膳食習慣;能量適宜,控制超重肥胖和預防消瘦;主食定量,優選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積極運動,改善體質和胰島素敏感性;清淡飲食,限制飲食,預防和延緩并發癥;食養有道,合理選擇應用食藥物質;規律進餐,合理加餐,促進餐后血糖穩定;自我管理,定期營養咨詢,提高血糖控制能力。周蒙蒙建議,糖尿病患者應養成先吃菜,最后吃主食的習慣,并且主食要以低GI(升糖指數)物質為主,占1/3以上?!叭任?、雜豆類、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植物化學物,GI較低,更耐饑餓,可有效減緩餐后血糖波動?!敝苊擅烧f。
此外,患者具體血糖波動的特點決定是否加餐及加餐時間,主食要定量,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以全谷物、各種豆類、蔬菜等為宜,不要過多。以培養清淡口味為目標,每日烹調油使用量宜控制在25克以內、食鹽用量每日不宜超過5克,不推薦任何形式的飲酒。
高脂血癥患者:吃動平衡 分季調理
□本報記者滕璐本報通訊員李敏
高脂血癥,顧名思義就是血脂水平異常,通常表現為血清中總膽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脂血癥總體患病率高達35.6%,造成嚴重的疾病負擔。德州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說,血脂異常,大多時候悄無聲息,卻能使一根健康血管被偷偷“糊住”。時間久了,多種心血管病接踵而至,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動脈粥樣硬化等。
結合《成人高脂血癥食養指南(2023年版)》,市疾控中心專家為血脂異常人群的膳食原則給出建議。首先是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第二,調控脂肪,少油烹飪。高脂血癥人群膽固醇每日攝入量應少于300毫克,而高膽固醇血癥者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應少于200毫克。第三,蛋白質和膳食纖維攝入充足,奶類可選擇脫脂或低脂牛奶等。第四,少鹽控糖,戒煙限酒,完全戒煙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煙。第五,因時制宜,分季調理。春季,多食時令蔬菜,如芹菜、蘆筍等,可適當食用具有疏肝理氣、養肝清肝作用的食藥物質,如佛手、生麥芽、菊花等。夏季,初夏可適當食用鴨肉、魚類、兔肉、小麥、綠豆、豆腐及時令蔬菜瓜果;盛夏可食用橘皮、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等。秋季,可適當食用桑椹、黑芝麻、烏梅、百合等,少吃辛辣、煎炸、油膩及熱性食物。冬季,可適當食用羊肉等性質偏溫的食物,以及枸杞子、黃精、山茱萸等,忌食生冷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