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滕璐 通訊員王琰
老年性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群體中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尤其是60歲以上老年人高發。“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密度降低和骨組織結構破壞為特征的疾病,導致骨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德州市中醫院老年病科醫生陳聯衛說。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髖部、脊柱和腕部,骨折不僅會帶來劇烈疼痛和行動不便,還可能導致長期臥床,嚴重時甚至引發并發癥,如肺部感染、血栓等,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因此,老年人應對骨質疏松癥的預防和治療引起足夠重視。
65歲的王大爺最近總是腰疼,且近兩年駝背的癥狀越來越明顯。他總認為這是上了年紀的正常現象,也沒當回事。直到有一次跟親朋好友討論起來,才意識到這并非正常的生理現象,趕緊到德州市中醫院就診。
“從接診的情況來看,很多老年人并未重視骨質疏松癥,他們甚至不知道有哪些癥狀。”陳聯衛解釋說,輕者無明顯癥狀,但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感覺到乏力,腰背容易疼痛,甚至全身骨痛。跌倒、摔落時更容易發生骨折。嚴重骨質疏松還可導致身體出現駝背等變形情況。哪 些原因會增加患骨質疏松的風險?陳聯衛說,久坐不動、低蛋白飲食、愛吃咸味食物、過度防曬、大量喝咖啡、大幅減輕體重(體重指數小于19)、長期酗酒、愛喝碳酸飲料等,都容易增加患骨質疏松的風險。
除了避免上述原因外,人們還應該增加運動,可以預防以及改善骨質疏松。運動應遵循個體化、循序漸進、長期堅持原則。但老年人運動時強度要適宜,一般使用最大心率來評價運動強度。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齡(歲)。但這個方法也是估算值,實際最大心率可能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如果運動時的心率超過上述建議心率的上限,則說明運動強度過大,需適當下調運動強度。運動時間要適宜,《中國人群身體活動指南(2021)》中指出,推薦≥65歲老年人保持日常身體活動,增加活動量,每周進行150至300分鐘中等強度(例如快走、帶寵物散步、慢節奏的舞蹈等)或70至150分鐘高強度有氧活動(例如跑步、游泳、球類、騎自行車等)。此外,定期檢查身體和機能狀態。老年人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運動,控制運動強度,防止過度疲勞或運動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