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有責任給他們更多關愛
為了能尋找改變周墨的機會,侯瑩曾單獨把周墨叫到辦公室來勸導,“周墨,父親為了你能讀書,到外地打工也很辛苦,所以從現在開始你要自覺努力,讓你父親放心,而我也會對你嚴格要求,這是對你父親負責,也是對你負責。如果生活上有不便時,可以隨時找老師,我會盡力幫助你的。”侯瑩說這番話的主要目的是想跟他在感情上溝通一下,便于日后的教育和管理,同時也告訴周墨,除了家庭還有學校還有老師在關心著他。
從此,侯瑩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要維護孩子的自尊,發生問題不要呵斥,而要以他朋友的身份幫助他、關愛他,讓他知道老師始終在幫助他。”侯瑩知道周墨很聰明,便安排他做數學小組的組長幫帶其同桌學習數學。有一天,侯瑩突然發現,一向不交作業的周墨竟然把作業交上了,“從那一刻起,我知道,周墨變了。”不敢懈怠的侯瑩再次把周墨“破格”提拔為數學課代表,而且把他調換到上課遵守紀律而成績又優秀的同學旁邊,“我希望能再次激勵周墨的斗志。”侯瑩的做法很見效,兩個月后,周墨的成績不但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也改掉了上課說話的壞習慣。
2011年3月,學校里安裝了智能電話機,只需花6元錢就能辦理一張智能電話卡。于是侯瑩給周墨辦理了一張電話卡,經常帶著他給遠在青島的父親通電話,周墨冷漠的心靈在一次次關愛中漸漸感化。
有一天中午,正走向教室的侯瑩遠遠地看見,周墨彎腰撿起校園內的幾張廢紙和落葉,侯瑩的眼睛濕潤了,她知道,周墨不再是沒有集體榮譽感的“雙差生”了,他真的變了,變得有感情了。
臨近中秋,侯瑩在自己的辦公桌上發現了一盒月餅和一張紙條,“謝謝您,侯老師,是您細心關愛改變了我,我一定努力學習,不辜負您的期望,請允許我喊您一聲媽媽。周墨留字”。
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天空
其實,在齊河縣第四實驗小學的99名留守兒童都得到了像周墨一樣的關愛,學校為每一名留守兒童建立了成長檔案和親情聯系卡,而且還推行“1名愛心媽媽志愿者+1名愛心老師+1名學友玩伴結對關愛一名留守兒童”模式,招募了100名家長、老師志愿者為留守兒童提供服務。
目前,齊河縣在全縣173個社區設立了兒童快樂成長活動站,累計投入3600萬元用于建設留守兒童活動場所和改善生活條件。今年3月13日,全國婦聯領導蒞臨齊河調研兒童工作,對該縣的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給予充分肯定。5月份,全國婦聯爭取的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項目落戶該縣,10萬元的項目資金將為該縣留守兒童進一步營造健康、幸福的成長環境。
□記者 張廣 靳東群 通訊員 侯剛 鄭軍 石勇 攝影 周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