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義福
叫人們最難以忘卻的經歷,往往是“特殊年代”的銘心記憶。這張山地叢林間的實景相片,從標注的文字可清晰地看出,拍攝時間為“58、11、3日”,地點“于小興安嶺”。這張相片的主人韓美倉,今年已78歲。60個年頭匆匆而過,提起這張相片拍攝的“時代背景”,他動情地說:“那個時候,我正在小興安嶺大煉鋼鐵。”韓美倉1940年出生在夏津縣田莊鄉小韓莊村,3歲便隨父母“闖蕩”到了東北。解放后,他獨自回到山東老家,隨爺爺奶奶一塊生活。長大成人后,他自然成了“整勞力”,因此,冬閑時他開始跟兄弟爺們一起“出工”深挖水渠,不僅吃不飽穿不暖,天寒地凍也得晝夜趕工期,整天干得腰酸腿疼。因此,韓美倉又被“累”回了東北,并且來到黑龍江省伊春化工廠做工。
1958年正趕上“大躍進”時期,韓美倉來到廠里時間不長,就被派到小興安嶺“大煉鋼鐵”。“廠里總共去了200來口人,在那里建起了10多個煉鐵烘爐。大伙兒分工明確,放炮炸山、砸石運料、爐前清渣,是個‘一條龍’的系統工程。我干的是從火爐里往外定時排放煉好的‘鐵水’,半個小時一次,兩口爐鍋輪換著來,‘鐵水’流進模子里后,慢慢形成大小不等的鐵塊,算是‘煉石成鐵’。因為小興安嶺山脈鐵礦石多,好多的單位都把煉鐵爐建在這里,方圓挺大的地方都是一排排的煉鐵爐,望眼一看,紅旗招展,人山人海,真是群情激昂,喇叭聲、口號聲震天動地,可謂盛況空前啊!”說起這些來,韓美倉異常興奮,像是回到了熱火朝天的“從前”。
在小興安嶺“大煉鋼鐵”半年后,到了“輪班換崗”的時候,按照安排,韓美倉就要“下山”了。盡管在大山里待的時間不算長,但畢竟這熱火朝天的場景能夠感染年輕人,因此,他總有一種戀戀不舍的感覺。所以,離別的頭一天,他跑到山下的照相館,特意把師傅請了來,留下了這張永生難以忘懷的紀念照。“正值冬季,山上冰天雪地,我披上厚大衣,戴上棉帽子,穿上大頭鞋,照了這張‘全副武裝’的相片。”韓美倉記憶猶新。
回到原單位化工廠后,韓美倉從車間工人又改行當上了電工,一干又是兩年多的時間。1961年底,他回到山東夏津老家成親結婚。從此,到處漂泊有些年頭的韓美倉,才算是在本鄉故土安頓下來。韓美倉先后在村里擔任過民兵連長、治保主任和支部書記,帶領鄉親們搞好農副業生產的同時,因地制宜,在村頭溝沿地邊大搞種植樹木,籌資挖井灌田,為村莊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贏得鄉親們的信賴和支持。“那個時候要是不回到關里來,就在東北落戶成了正式工人,現在早就領上退休金啦!”韓美倉邊端詳著照片邊打趣說。看得出來,他對年輕時的“闖蕩”生活,從內心里還是有些留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