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善軍
??? 記憶能給人帶來反思的機會和體味的空間。
??? 記得我十二歲那年,因為吃飽了肚皮,把一口剩下的饅頭隨手扔到地上而挨了父親一記耳光。當時我感到臉上一陣火辣辣地疼,捂著紅腫的臉,扯著嗓子沒完沒了地哭起來了。
??? 母親心疼地把我摟在懷里,一邊用她那粗糙的手掌為我抹著淚水,一邊責怪著父親:“你呀你,你打兒子干什么?!”“大白饅頭吃不了就扔,這是敗家子。我打他就是要教訓教訓他,看看他以后記住記不住!”父親在母親面前發起牢騷來。“唉!現在的孩子沒吃過糠咽過菜,不知道大人過日子有多苦,把窩頭換成饅頭得下多大的力?!小孩子太不珍惜了。”父親眼睛瞪得溜圓,滿肚子的怨言一時間難以傾訴完。“行了,別跟個娘們似的叨叨個沒完,以后注意著點就是了。誰讓他還 是 個 孩 子呢。”母親既心疼又無奈。她將我扔掉的那口饅頭小心翼翼地從地上撿起,把上面的土用嘴吹干凈,毫無顧忌地塞進嘴里。此時此刻的我,十分感恩母親,因為她在關鍵時刻總袒護著我、疼愛著我;同時,我心里卻怨恨著父親,恨他性格太暴躁,做事情太粗魯。
???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格外留意父母的生活習性,他們勤儉持家,省吃儉用。在他們眼中,浪費是一種恥辱,是一種對生活的踐踏。隨著時光的流逝,我也在一天天長大,最終明白了為什么扔了一小口饅頭而挨打的真正原因。我懊悔起來,是自己當時太不懂事了,不知道尊重父母的辛勤勞動成果。
??? 現在我已是為人之父,有義務有責任用最合適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兒子,讓他也明白,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