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距今整整二十年,那段時光對我尤為重要,讓我終生難忘。
1997年9月11日,我和其他114名學員跨進了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的大門。入校先進行兩周軍訓。軍訓間隙,我們拍下了這張照片。照片后排最右邊是我的班主任權福軍老師,典型的膠東美女,身高足足有1.7米,現在已經是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現名)科研處處長、三級教授。中間兩名教官是學院從駐濟某部炮團聘請來的,左二是我的張教官,右二是二班的王教官。前蹲者右邊是陵縣堿店鄉(現為陵城區鄭家寨鎮)的張斌然,左邊是陵縣義渡口鄉的朱國慶。我呢,就是站在后排最左邊的那個,上衣有些小,食指壓在褲線上,挺胸收腹,站姿中規中矩——軍訓“成果”立竿見影。
照片上,我們三個人看起來年齡有些大。的確,我們是一批特殊的學員。說“特殊”,是因為115人都來自德州市各縣市區,來自鄉鎮工作的第一線。1995年6月,德州市委選派1244名機關干部和農村青年,組成406個工作組,到后進村幫助工作,集中整治全市農村軟弱渙散班子,選出敢闖敢干、能帶領群眾致富的好的領路人,培大培強集體經濟。每個工作組有3人組成,自帶鍋灶,吃住在村。縣科局配一人任組長,掛職村支部書記,鄉鎮配兩人。經過兩年的駐村生活,1997年7月2日,德州市委對廣大工作組給出的評價是,“不辜負各級黨委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以盡快改變后進村面貌、引導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為己任,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扎實工作,完成了整頓后進村的各項任務。”并且集中表彰了一批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工作組”和“先進個人”,從受表彰的先進個人中選拔出115人派往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脫產學習兩年。
之所以稱“學員”而不是“學生”,是因為這個群體年齡差距較大,大部分人三十歲左右,最小的二十歲,最大的三十五歲。雖然“大”“小”不齊,但都是農村工作的行家里手。在校兩年期間,我們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在課堂學習、遵守紀律、學院活動及生活起居等方面都為學弟學妹做出了很好的榜樣,為老師們留下了深深地印象。班主任權福軍老師曾經說過:“德州的這批學員大部分拖家帶口的,那個時候經濟又不寬裕,他們克服了生活上、工作上、學習上的諸多困難和挑戰,遵守紀律,刻苦學習,順利地完成了學業,真是不容易啊!”
在校期間,我個人有一段經歷給大家“炫耀”一下。因為略懂一點新聞寫作的常識,入學第二天就趕寫了一遍稿件,《德州市115名優秀農村青年治“后”有功赴濟“留學”》,投給了院報《校園生活》,很快被安排在頭版頭條刊出,引起了一陣兒震動,這為我后來能夠競爭到院報主編的位置起了一些作用。當時的院報就像今天的一張《德州晚報》大小,對開四版,兩周一期,每期都要收到100篇以上的稿件,各類題材都有,可見那時的文學小青年還是蠻多的。每期印數為1000份,學院不能印刷,我和另外一名編輯要乘車去《鄒城市報》社印刷廠印刷 ,0.5元/張,當日往返,感覺挺辛苦,但是苦中有樂。為了“鉆研”業務,我專門買了一本《報紙編輯學》,現在想起來,挺有趣兒的。這次返校才知道當年的《校園生活》已經“升格”為《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報》,印數已經增加到了6000份了,辦報質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真為母校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到驕傲自豪!
現在,115名學員中一部分調到了縣局,大多數還在基層鄉鎮工作,成了各個崗位上的“頂梁柱”。像朱國慶同學,當年20歲,是個唱著《心太軟》、《麻花辮子》入校的未婚小青年,經過二十年的拼搏,現在已經是鄉里的紀委書記。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沒有辜負青干院的培養,沒有讓兩年大好時光付之東流。
就在9月16日,我們87名同學與14名任課教師齊聚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重溫校園夢,共敘師生情”,二十年未見的百名師生,握手擁抱,喜極而泣,簽字合影,走紅地毯,師生們孩子般忘情的說著、笑著,都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
時光不老,我們不散。師生們相約,五年之后再相聚!
劉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