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上師大,在很遠的一座北方城市。兒子很懂事,由于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他上大學的第一年寒假堅持不回家,一個人做了三份家教。兒子說,寒假的家教比較好找,在東家吃飯油水大,讓我們放心。這還不算,兒子請回來的同學捎來了當?shù)靥禺a(chǎn):大柿子。我們兩口子好感動,幸福得想哭。
????由于地域的差別,南北方柿子各具特征,南方的柿子紅紅的,靈秀;而北方的柿子結實,像石頭蛋子,沉得很。
????老婆說:“你不懂,這是由于時間的原因,兒子是怕買的柿子太熟,在路上壞了,這種硬的撂幾天就軟。我兒子做事會走眼嗎?等著吧。”“他也是我的兒子呀。”老婆說:“好好好,愛學像你,做人像我,好了吧。”還是老婆占巧了,做人高于做學問。
????春節(jié)將至,一大盤柿子,像金色的太陽,像兒子燦爛的笑容。柿子的金黃令人溫馨,但是它們堅持不軟,很是驕傲,似有一縷淡淡的清香,用勁一聞,又沒了。我和老婆每天看它、談它、談兒子。終于有一天,老婆說:“會不會兒子太辛苦,用壞了腦子,讓人給騙了?花錢買了一堆只能看不能吃的大家伙。”我趕緊打住她的話,說:“我們的兒子是塊金子!錯不了,等著吧。”
????其實,我也拿不準。
????這天,來了個文友,他一進門,兩眼放光,驚呼:“啊呀,看到了家鄉(xiāng)!”他說,他父親就是種柿子的,它叫“金順”,不紅,永遠金黃。
????金順——多好的名字。老婆說:“是我兒子捎來的,他在北方上大學。”文友說:“那你們干嘛不吃它們呢?”老婆笑說,因為聞不到太多的香味,怕不熟吧。文友說,哪里哪里,咬一口下去,滿屋生香,久久不散。文友感慨,這就是北方,北方人,北方文化,說不盡的深遠與厚重。文友對我老婆說:“大姐,你應該吃呀!它是北方人的生活和心思,也是你們兒子的一片孝心。”“是嗎?那我試試。”老婆雙手捧起大柿子,激動得像個小女孩,很小心地咬一口,兩行淚水流下來。老婆說,真甜,真香,脆脆的。
????果然是香,真香。
????為了給父母減輕壓力,上學的兒子打工掙錢。窮人家的孩子不怕孤獨,耐得住寂寞,只身一人在外過年,卻不忘給爸媽捎來禮物。他也是個獨生子女,在我們眼里他還小呀,還可以撒嬌。如今,不知他能否洗凈自己的鞋襪,他喜歡運動,總是汗腳。幫不了兒子,只有思念!我以男人特有的堅毅,拒絕眼淚,瀟灑地一笑,我說:“是啊,兒子大了,長成了形狀,也長出了味道。”
????□李洪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