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見收音機,是在村東頭一戶人家,木殼的,天線接到院里高高的樹上。見到了,卻沒聽到什么。
??? 第一次聽收音機是在村南一戶人家,天線也是掛在樹上。這家的收音機是要用耳機聽的,也許是大人在的緣故,老爺爺讓我戴了一會耳機,我聽到了“天外”的聲音。
??? 上世紀70年代,自己家有了有線廣播小喇叭,線從房頂的大線上接下來,早晨、中午、晚上就定時響起聲音。每個時段,前面是廣播,后面是歌曲或樣板戲。即使是這單調的內容也常被公社廣播站的人截斷。
??? 真正擁有收音機是上世紀80年代初,是父親托物理老師在濟南委托商店買的,舊的。當時我正上高中,每次回到家都離不開它。電影大都在晚上播放,我就把收音機擰小聲音,摟在被窩里聽。那時侯記憶好,聽上幾遍就能記住里面的不少話。
??? 正式工作以后,買一部小型便攜收音機成為我最大的愿望。當時工資只有30多元,我跑了許多商店才買回一部舊的小型收音機。那時我已經很喜歡文學了。收音機不斷播散文、詩歌、小說什么的,我被這些深深地吸引住。收音機對我走向文學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
??? 這部收音機跟了我大約七、八年,后來被偷了,我心疼得不行。
??? 1992年,正是我愛寫新聞報道的時候,三天兩頭地往縣廣播站投稿。為了聽自己的稿子,跑到縣城專門買了一個可以聽調頻節目的收音機。十幾年了,這部收音機還在跟著我。為了聽著方便,我把它放在單位,后來又買了一個放在家中。無論是在單位還是在家中,隨時都可以聽到收音機。
??? 聽收音機,聽音樂有音樂,聽戲有戲,聽小品有小品,聽相聲有相聲。有病的可以聽賣藥的,有心事的可以聽夜話,有問題的可以打熱線,有解不開的事還可以找專家……看來,我這一輩子很難離開收音機了。
□王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