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亞楠
??? 春運之前的第一批客流一般都是學生流,在經歷過期末考試之后,各大高校進入寒假,不同地區不同高校的學生踏上不同班次的列車,一同駛向一個叫家的地方。
??? 每到學期末,各大高校的學生除了談論期末考試外,彼此見面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什么時候回家?票買到了嗎?”買票回家已經成了唯一能和考試相提并論的事,“買不到票,考試都考不踏實。”德州籍學生王彥龍在武漢讀研究生二年級,這也是他在武漢的第六個年頭,但每次過年回家買票和趕火車依然是他年底最頭疼的事。
??? 大一那年寒假,王彥龍第一次買回家的火車票,因為沒有經驗,在他看來提前五天已經是夠早了,但在武昌火車站排了近一個小時的隊后,售票員告訴他,“連站票都沒有了。”
??? 之后,他按照學長的建議,去學校對面一家訂票中介買票,交了50元的手續費后,老板告訴他一定能拿到票,之后是兩天的等待,“那兩天每隔幾個小時就給老板打個電話,確定票是不是一定能拿到。”最終王彥龍拿到了票,“看到那張紅色的票,看到漢口到德州的字跡,真的有想哭的沖動。”
??? 大二的寒假,王彥龍聽說車站售票員會來學校統一售票,在售票當天,他和室友們起了個大早,但幾個大小伙子走到售票的綜合樓大廳時還是傻了眼,“從來沒有在學校見過這么密集的人流,那年天特冷,大家都裹得挺厚實,多數都沒吃早飯,在大廳里站著,望著售票的辦公室,就為了一張票。”
??? 讀了研究生后,買票似乎輕松了些,因為能通過網絡和電話預訂車票了,“誰回家的車票到了出票的時候,我們寢室四臺電腦就都開著,四機連戰,看誰能幫著先搶上。”
??? 買票困難,趕火車也不容易。王彥龍的學校在武昌區,而車站卻在漢口區,打車要150元,坐公交要倒兩次車,并且需要兩小時才能到達。
??? 運氣好了,王彥龍能遇到幾個一起去車站的校友,大家一塊拼車,能省出一筆打車費,運氣不好了,他就要一個人坐公交去車站,“放假高峰期,兩班公交上都沒有座位,而且中間換車時要先過個天橋,再穿過一個地下通道,跟打仗一樣。”
??? 同樣煎熬的還有坐車的過程,臥鋪不好買,王彥龍每年都是坐硬座回家。他說,坐十五六個小時硬座的心情是從興奮到煩躁再到興奮,“列車剛剛開動,知道自己要回家了,心里十分興奮;到了后半夜,封閉的車廂,密集的人群,狹小的空間,睡不著覺,變成煎熬;到了早晨,列車駛過衡水站,駛過辛集站,馬上就要到德州了,終于要到家了,高興。”
??? 買票、趕火車、坐十多個小時的硬座,王彥龍說每年寒假回家都像一部《人在囧途》,但當列車進站,聽到熟悉的鄉音,聽到叫賣扒雞的吆喝聲,他覺得一切都值得,因為這一刻,驛動的心終于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