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廣里,男,1994年12月出生,德州市慶云縣崔口鎮齊東南村的一位普通小伙子,畢業于哈爾濱理工大學威海分校,畢業后毅然選擇走向四川大涼山深處支教,走進貧困山區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給貧困山區的孩子插上飛翔的翅膀,幫他們實現走出大山、擺脫貧困的夢想。
果敢決斷的行動
惟克果斷,乃罔后艱。大概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一個基本問題:人,如何安排好我們這個最難安排的生命?或汲汲于利勞心勞神、或不忮不求清風朗月,或隨遇而安踏實樸素,答案不盡相同,但對大多數人而言,若舒適與挫折并存,很多人會選擇舒適,若富有和窮困并存,大多數人會選擇富有。人受困于環境的導向、社會的驅迫,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是無可厚非的。但就在面臨自身未來生存發展境遇的選擇時,高廣里選擇走向艱苦窮困的大涼山,開啟他的支教旅程。
在高廣里大學畢業之際,秉持著做有意義事情的信念,他打開中華支教網頁,當看到那一個個孩子們渴望的眼神和純真的笑臉時,他沒有過多的考慮山區里的生活困難、物質貧瘠,毅然決然的提交了支教報名表,果敢決絕、行動堅定的走向四川大涼山的山區學校,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帶去知識和希望。
堅定無比的信念
高廣里在大涼山索瑪花阿尼村小學支教期間,工作認真負責、為人耐心、細致、謙遜,學校里的大小事務他都處理的得心應手,對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他都關心。工作中他是老師,給學生們傳道授業;業余時間他是一個大孩子,跟學生們同玩同樂;生活中他是家長是朋友,關心孩子的成長、疏導孩子的心理。孩子們親切地叫他“高爸爸”,但實際上他今年也還不到30歲,自己還是一個尚未結婚也沒有孩子的大男孩。
在執教生涯中,他克服了很多的艱難困苦。有一次,艱苦寒冷的教學環境使他的手被凍得像個剛蒸熟的紫薯饅頭,有的地方已經生瘡流膿,本就瘦弱的他讓人格外心疼。腫脹的手背和手肘提示著他山區的寒風有多刺骨,但是他并未因此退縮,他手一消腫就立即返回安曲小學繼續工作,他知道在寒風侵襲的校園里,他的學生還在等著他教授知識。
艱苦的生活并不能讓他退縮,只會更加堅定他的決心。無論是上下山背生活物資,還是連夜冒雨背送緊急資料,對他來說都只是美好生活的一個小插曲。他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曾有一次一個住校的學生突發急性腸胃炎,他們三個老師連背帶抱,本來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在四十多分鐘的時間內就到了醫院,孩子緊急就醫及時從而保住了生命,得知結果后,高老師留下了欣喜的眼淚,生病的孩子用病弱的小手為他擦拭著眼淚,他說這一刻的他很幸福,他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無微不至的關懷
山區里有很多孩子是留守兒童,在山區支教除了老師這個身份之外高老師還常常扮演著“父母”的角色。高老師說,孩子們年齡小,在很多時候真的不放心讓孩子獨自面對,比如到醫院抽血化驗時,孩子們就會比較害怕,可一旦老師在他身邊,孩子也就會更加堅定的去面對,老師的陪伴是孩子勇氣的來源。類似這樣的事情,高老師已經數不清干了多少次,他也因此又多了一個稱謂——“高媽媽”。六年來,伴隨著孩子們的成長和師生感情的不斷升華,“高老弟”等一系列的名字也應運而生,他已深深地扎根山區,成為孩子們生活中的重要一員。
擔當奉獻的精神
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繁雜,各種信息、欲望、名利等在人海中翻騰洶涌,人們難免沾染了浮躁,浮躁的心會本能地趨向于舒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高老師背向而馳、拒絕舒適,在物質貧瘠、娛樂同樣貧瘠的地方支教六年。這期間有不少人跟他說:“你這都不是正式工作,這是在浪費時間”。而他自己卻堅信這份經歷無比珍貴。在談及為什么選擇支教并干了這么長時間時,高老師說:“其實有時候我自己也說不清楚,但每到學期末的時候就會很清晰地看到答案,孩子是我留下來的最大動力,既然選擇了孩子,就意味著選擇一份責任,盡力做好自己,才不負孩子對自己的信任”。
有一次家訪路上中途休息時,一個孩子看著對面的大山跟他說:“我想出去看看”。孩子這個看似簡單的想法使他陷入思考并為之深深動容,他不確定孩子將來是否真的可以走出大山,但多一份努力多一份奉獻就多一分希望,他愿意為實現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心愿停駐在此,做孩子們的擺渡人。
在高海拔的大山里,無論是天氣還是生活都需要面臨巨大的挑戰。寒冷的冬天,學校停電停水,為了讓孩子們吃口熱乎飯喝口熱水,他自學電路知識修電,帶著孩子漫山遍野找水,修復凍壞的水管,刺骨的寒冷也敵不過對孩子的熱情,即使是手凍壞了亦不能退縮,因為還有許多孩子等著一頓熱乎飯、一口熱水呢。自從到了大山里,每年凍手凍耳朵都成了一種習慣了。每每被問到這樣值嗎?他總是會說:“沒有什么值不值,既然來到這里,我就要對得起孩子們那一句“高爸爸”。
高老師認為山區里的孩子需要他,他在大涼山雖然辛苦,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對這里的孩子而言很有意義,這也是支撐他堅定走下去的不屈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