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愛偉(左)檢查生產線運行情況。記者胥愛珍攝
11月2日,位于我區晶華工業園內的山東鼎晟復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人正加緊生產,一箱箱產品整裝待發。“當前,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我們的產品也深受市場歡迎,今年新廠房建成后,公司發展將邁上新臺階。 ”介紹起公司發展歷程,總經理安愛偉感觸頗深。
山東鼎晟復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入駐經開區最早的中外合資企業之一。 2013年11月,公司改制重組后,資產規模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如今已成長為資產總額過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
改制轉型摁下發展快捷鍵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質量強國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運用最新的技術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安愛偉認為,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做到“術業有專攻”,這正是鼎晟公司始終堅持的理念。
說起鼎晟公司的發展,不得不談及我國碳纖維產業的發展。據介紹,我國對碳纖維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80年代開始研究高強型碳纖維。進入21世紀,對碳纖維的研究發展較快,碳纖維工業逐步進入了產業化。隨著中國對碳纖維的需求量日益增長,碳纖維已被列為國家化纖行業重點扶持的對象。專注于生產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的鼎晟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碳纖維預浸料生產的企業之一,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于碳纖維預浸料及制品的研發、生產經營。
順應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要,公司最重要的一次轉型發生在2013年。當年,企業改制重組,正式更名為山東鼎晟復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后,公司管理層和主要技術骨干都成了公司的股東,從打工者到公司主人的身份變化,激發了大家的干勁,工作執行力和效率迅速提高。隨后,公司在齊魯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上市,標志著鼎晟公司走上了迅速發展的快車道。 2017年,僅用了4年時間,公司由原來的一條生產線,擴張到四條高檔編織生產線,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生產各種規格、不同花紋的編織布。并更新了樹脂調配生產線,從單一調配環氧樹脂到生產阻燃、高溫、常溫固化等不同體系樹脂,不僅為客戶提供前期服務和更多的產品品種,也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
技術改革拓展高端市場
“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碳纖維產品在應用上集中于低端領域,高性能碳纖維都依賴進口,其實是落后的技術制約著中國碳纖維行業健康穩健發展。 ”安愛偉說,“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不僅要追求經濟利潤,更要有社會責任感,在研發新材料、突破外國技術封鎖上有所作為。 ”
幾年的快速發展,讓鼎晟公司的市場不斷擴大,產品由低端市場走向了中高端市場,目前公司研發的專用纖維預浸料已廣泛應用于風力發電、高鐵、汽車、船舶、湖泊水處理、體育運動器材等領域,2017年各類增強預浸料累計產量達150萬平方米,銷售區域遍及全國15個省市區。
數量變化的背后,更蘊含著發展質量的提升。記者注意到,鼎晟2號車間內的一條生產線設備上,有一個外置的裝置很顯眼,質檢員馬建琴介紹:“去年,有客戶提出希望訂做的產品能夠提前切割成一定的尺寸,公司技術工人就專門研發了一個在線切材裝置裝在設備上,受到客戶稱贊。 ”
“市場的擴大及產品質量提高,都需要日積月累的過程。 ”安愛偉說,鼎晟公司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從成立那天起,公司就非常重視技術改革的積累,像在線切材裝置這樣的技術改革,在鼎晟公司并非個例。正是通過技術的不斷更迭,鼎晟的產品質量越來越高,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單向無紡碳纖維布、電加熱碳纖維布、復合碳纖維布、高分子彈性膜復合碳纖維布等15項專有技術已獲得國家專利。
人才培養積蓄升級后勁
鼎晟公司從未止步,據安愛偉透露,目前公司正面臨又一次大轉型。公司的高檔碳纖維預浸料、制品生產線及工程技術中心項目,初步選址在高鐵以北,將建設高標準材料車間,引進國外先進的碳纖維生產線,有效滿足高端及大工業客戶的需求,并建設高檔碳纖維預浸料生產線、配套高端環氧樹脂生產線及國家級、省級復合材料工程技術檢測中心。目前正在積極推進。
與此同時,鼎晟公司正在與相關行業集團就合資合作有關事宜進行前期接觸,同步推進兼并重組工作,與行業形成優勢互補,有望取得突破性發展。“公司要加快升級,當前的重點是破除人才瓶頸。 ”安愛偉說,人才是技術提升的內生動力,目前鼎晟公司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3人,但遠遠滿足不了企業技術更迭與轉型的需求,為此,公司多舉措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途徑,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另一方面通過“內應外聯”,與中科院化學所、中國碳纖維復合材料學會、中國化纖協會、哈工大、北航、山東大學碳纖維研究所、天津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保持密切的聯系。與哈工大威海分校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同時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達成合作意向,招攬高層次專業人才。
□本報記者胥愛珍本報通訊員李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