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 文/圖記者劉瀟 通訊員趙慶川韓哲
看著如“坦克炮管”般的大家伙,它們叫尾管懸掛器,可成功將勘采石油和燃氣的套管,安全送至8000米以下的深井下,被稱為“固井利器”。而這些“固井利器”,不僅要刷新井深記錄,還要突破井下高溫、高壓、化學腐蝕等限制,是德州大陸架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在市場上廣受青睞的產品。企業也由此躋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
6月23日,省工信廳公布了2022年度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我區36家企業獲認定,入選數量居全市第一。截至目前,我區已累計獲批國家級、省級、市級“專精特新”企業4家、53家、74家,總數位列全市榜首。
“小企業”撐起大創新
十年磨一劍,沿著產業鏈跳出“舒適圈”
近幾年,“專精特新”企業成為“熱詞”,頻繁出現在各種政策文件中,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在全區,有許多中小企業勇立潮頭大膽創新,走上了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山東英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小身體里蘊藏著巨大能量,這句話用在英望科技身上并不為過。英望科技成立于2009年,主要從事手機和數碼配件的研發、生產和品牌運營。公司以做外貿生意起家,逐步涉足代工業務,之后,實行代工和自主品牌雙軌并進,發展至今,公司全力聚焦品牌業務,且漸成規模。
從2011年自主研發產品在印度上市,到2014年公司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并推出泰國市場第一款銷量過百萬臺的4G智能機,再到2019年進入非洲市場,2021年將總部遷到天衢新區,并建立新的生產基地。英望科技的發展可謂“十年磨一劍”,公司沿著產業鏈跳出“舒適圈”,掌握核心技術,應用創新工藝,在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的發展道路上未曾止步。
“不久前,我們獲評市級‘專精特新’企業,今年預計營業收入達10.5億元。”公司總經理黃子愷說,目前,公司走上了整機和關鍵元器件的鏈式發展之路,擁有自主專利120余項,業務涵蓋28個國家和地區。
據區經信科技部負責人介紹,要成為英望科技這類企業,需要多年積累,技術達到行業領先,產品能在關鍵領域“補短板”。“如今,不少企業面臨資金、技術、人才匱乏等挑戰,造成升級改造動力不足,而‘專精特新’企業不拘泥傳統,勇于進行‘刮骨療毒式’變革,它們的發展為其他企業樹立了榜樣。”
系統支撐加梯次培養
企業由“小而多”走向“精而強”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而我區之所以成績亮眼,得益于持續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認定,建立梯次培養機制,促進它們由小變大、由弱變強。
日前,德國一家權威咨詢公司發布世界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制造商排行榜,德州金亨新能源有限公司位居第二。
“目前,公司科技創新動力十足,擁有4個技術部、1個研究院、1個實驗室,科研人員占比16%,并與清華大學等研發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如今,正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向國家級邁進。”談及快速發展原因,董事長韓榮濤一語道破關鍵。在他看來,主要五個字:“準、多、快、好、省”,即:產品定位準確、滿足不同客戶需求、提升快速競爭力、保持長久競爭力、提供有價值服務。
金亨新能源是一家致力于高性能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研發、生產、應用的技術創新型企業,多年來,公司一直沿著傳統產業鏈尋求新突破,從2011年到2020年,公司10年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88%。“我們幾乎每2年就有創新突破,這除了自身努力,也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韓榮濤說,以“專精特新”的“晉級路”為例,區里打破了原有的籠統管理模式,實現了個性化精準幫扶,不僅為企業制定了梯次成長計劃,還建立了動態管理機制,也就是說,不管遇到任何難題,都有多部門聯動跟進服務。
得益于梯次培養機制,近年來,全區許多企業從“小而多”走向“精而強”,競爭力愈發強勁。“我們為優質中小企業精準‘畫像’,成立了專門服務隊,對它們分層指導、分類培育、精準服務,完善梯次培育辦法,通過定制專屬服務包等措施,為企業創新發展營造了新生態。”相關負責人介紹。
強鏈補鏈延鏈成群
激活個體活力,支撐“智造”強區建設
7月10日,在德州海天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運往廣東的集約式高端智能預制構件生產設備正裝車發貨。此設備是海天機電高端制造的“代表作”,可節約空間30%、能耗40%,縮短生產周期50%,且產能整整提升1倍,目前已在國內多家企業落地投產。
“這項設備相當于一條完整的高端智能預制構件生產線,主要用于生產疊合板、內外墻板等,研發背景基于云數據平臺,可實現混凝土構件生產的智慧化。”海天機電總經理崔華波介紹。
成立于1997年的海天機電,目前是行業內產品線最齊備的企業,承擔了“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課題,參與制定了10余項國家裝配式建筑標準,擁有專利141項。在裝配式建筑領域深耕細作25年,崔華波最大的感悟是只有掌握“獨門絕技”,才能占據市場核心地位,“如今,蓋一棟樓所需的構件,公司生產的裝備都可實現。我們的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0%,穩居行業前三,出口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帶動了產業鏈上多個上下游企業落戶新區。”崔華波說。
海天機電的發展故事是“專精特新”企業在關鍵領域奮發圖強的一個縮影。它們奮力成長的碩果成為我區強鏈補鏈生力軍,并為“智造”強區的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些企業有普遍共同點,就是對創新的高度重視與持續投入。就像海天機電,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他們有‘外籍專家和國內科研院所’組成的頂級研發團隊,研發人員占整個企業的1/3,研發投入每年都不少于當年營收的10%。”相關負責人稱。
此外,為激發中小企業個體發展活力,支持科技創新,全區積極在政策引導、財政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出臺一攬子扶持政策,為企業提供了由小變大、由大變強、由強變優的清晰路徑。如今,“專精特新”企業通過細分領域建立了競爭優勢,在核心技術、品牌培育和產品質量上實現創新引領,企業發展韌性十足,成為新區建設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