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見習記者 楊鳴宇)進入5月份以來,12345市民熱線接到投訴橋梁問題的電話較往常增多,截至目前已超過了70條,其中,超過九成指向農村交通橋梁。近日,有市民撥打了12345市民熱線反映,陵城區李圣傳村村南的一座橋,是連通村子與村南大片耕地的重要通道,竟然崩塌了一半。
塌了半年生產橋至今未修好
“這座橋是老橋,以前還好,雖然橋面有破損,還有些小裂縫不過都無傷大雅,也影響不了我們出行。”李圣傳村的村民李女士說,“去年年底,不知道是因為年久失修還是什么原因,這橋塌了一半。”
據李女士介紹,李圣傳村村南這座南北方向的橋梁,橋長約20米,大概有四五米寬,橋的兩側各崩塌一個1米左右大坑,磚塊壘起來的護欄也陷進了河道內,坑里甚至還長出了不少野草。橋上還有不同程度的裂縫。
這座橋周圍是綠油油的大片麥田。“其實這橋并不影響我們日常的出行,我們南邊就是董莊村,平時趕集什么的人也很多。”李女士指著那處已坍塌了的橋說。“關鍵是快麥收了,這又是村南耕地的必經之路,麥收我們去拉麥粒是不分白天跟晚上的,什么時候通知我們就得過去,要是晚上從這里走,實在是太危險了。”
據李女士描述,這座橋只夠一輛大車通過,并不是很寬。而現在兩側都有坑,村民的小農用車要通過橋梁時必須格外小心,而河道內也確實有水,可以想象到,沒有路燈的夜晚通過這里多么危險。“這處橋已塌了有半年多了,我們其實也很想修好,由于一些原因,我們村沒有村支書,一直沒有修好,眼看麥收了這可怎么辦啊。”李女士說。
麥收將到 九成投訴指向農村交通橋梁
記者了解到,在12345市民熱線所有投訴橋的電話中,超過九成指向農村交通橋梁。
不久前,寧津縣張大莊鎮張木春村村民反映,齊魯友誼大橋通車之后,致使張木春村的張木春橋車流量變大,路面損壞嚴重,部分橋體已經出現損壞,而且已有1年多時間,但是長時間無人維修,給居民出行帶來極大的不便,況且臨近麥收,橋梁損壞嚴重影響麥收進度。經張大莊鎮政府調查,現已經將此橋上報縣直部門列入維修計劃,針對車流量較大的問題,縣直部門將會先維修被圈起來的一半橋梁,然后維修另一半,采取圈一半的措施是為了更好的維持交通秩序,使車輛正常通行。“我們也是沒有辦法,雖然難走點,但也沒什么,最多就是多費點時間而已。”張木春村村民介紹。“這現在不行了,馬上麥收,橋壞了車根本就過不去,難道讓我們用手搬嗎?更別說晚上走還很危險,村里哪有那么多路燈。”
同樣,齊河縣晏城鎮小王家村東南處橋梁塌陷,也無人維修,導致村民出行不便,車輛完全無法通過,臨近麥收,愁壞了村民。不過在晏城街道辦工作人員調查核實后,也已經向上級部門反映匯報,目前已有修橋梁的計劃,“我們終于可以松口氣,要不然心一直懸著。”一位張姓村民說。
陵城區臨齊街道:每年摸底,以獎代補
針對陵城區李女士反映的問題,記者隨后聯系了陵城區臨齊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介紹,每年臨齊街道對全鎮的橋梁都會有一個摸底排查,如果碰到有出現問題的,會通知所在村對橋梁進行整修。“我們一般采用以獎代補的措施。”該工作人員介紹,“前期整修橋梁的費用先由村里支付,等修好后,街道會派人驗收,看看質量怎么樣,要是合格,我們就在把錢補給他們。”
對于村民們反映的事,他非常著急。“這就是村民的不對了,就算村里沒有村支書,還是有會計或者其他負責人的,照樣可以處理這件事。”該負責人說,“眼看就要麥收了,村民著急是肯定的,我們會盡快處理這件事,讓村里的生產橋梁恢復暢通。”
“可能有些村子資金比較緊張,拿不出修橋梁的錢。這個完全可以理解,畢竟修橋是個大工程。”該工作人員介紹,針對這種情況,街道會派專人去村里考察,如果確實影響了村民正常生產與出行,街道會出資幫助村里修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