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6日電 (記者 趙超、陳菲、鄒偉)初冬的首都,天高云淡,出席黨的十八大的代表陸續從四面八方抵達北京。
他們中,既有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又有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既有工人、農民、專業技術人員和軍人,又有基層干部和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還有來自非公有制企業和新社會組織的黨員。
細數十八大代表構成,可以發現一些喜人的變化:基層黨員的面孔多了起來,新一代“藍領”黨員多了起來,改革開放以來入黨的黨員多了起來……
更多代表來自生產和工作第一線
25歲的十八大代表閆文靜有多重身份:基層黨員、進城務工人員、民營企業員工、“80后”……
閆文靜告訴記者,來北京前她展開了密集調研,關注的問題包括基層黨組織建設、外來務工人員融入城市、青年黨員如何履行黨員義務和職責等。
這位年輕黨員最看重自己的“草根”身份。“大會期間,我要發揮基層黨員作用,為黨的事業建言獻策,多提一些建設性意見。”閆文靜說。
基層代表的增加基于中央對代表選舉的明確要求:與十七大相比,省區市和在京中央企業系統代表中,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所占比例要增加,黨員領導干部所占比例要減少。
黨的基礎在基層,黨的生機活力來自基層。增加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代表比例,相應減少黨員領導干部比例,一直是黨代會的趨勢。十四大時這兩個數據分別是22%和78%,十六大時為24.3%和75.7%。到十七大時,一線黨員代表比例提高到28.4%。
十八大代表中,黨員領導干部1578名,占69.5%,比十七大時降低2.1個百分點。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692名,占30.5%,比十七大時提高了2.1個百分點。其中,省(區、市)當選代表中,黨員領導干部1021名,占65.6%,比十七大時降低2.6個百分點;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535名,占34.4%,比十七大時增加51名,提高了2.6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王海軍認為,提高生產工作一線代表的比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反映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意見和要求,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代表結構上更完善更合理。另一方面,說明中央決心擴大基層黨員在黨內事務中的作用。
代表的廣泛分布,是衡量黨員代表性的重要依據。十八大代表來自各地和各行各業,涵蓋了經濟、科技、國防、政法、教育、宣傳、文化、衛生、體育和社會管理等各個領域。
十八大代表中,無論是投身科學前沿的領軍人才,還是堅守生產一線的“藍領專家”,心中都懷著對祖國和人民的赤誠。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張學記代表說:“作為新一代知識分子,我們有責任為祖國的繁榮和富強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天津港產業工人孔祥瑞代表則說:“生產現場就是課堂,只要有恒心,工人也能成為技能專家。”
十八大代表中,既有服務廣大百姓的“小巷總理”,也有為國爭光的體育健兒,他們以不同的方式詮釋著黨員的責任。武漢百步亭社區黨委副書記王波代表把黨小組建到樓棟,使黨組織的作用在居民小區得以凸顯。運動員張亮亮代表為了中國男子花劍隊的光榮與夢想,將拼搏與奉獻作為黨員的一種精神財富。
這是基層代表的情懷,這是廣大黨員的希冀。來自基層的十八大代表,傾聽廣大百姓呼聲,表達人民群眾意愿,在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上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