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評論)述評:循序漸進,中華民族復興路線圖清晰可見
????新華網北京11月13日電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讓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幾天來掀起一場規模空前的大討論。
????在議政場所,在街頭巷尾,在媒體空間,在社交網絡……十八大代表和公眾都在熱議:曾經的中國怎樣走過,現在的中國走得怎樣,未來的中國該怎樣走。
????這是關系中國未來的關鍵時刻,也是凝聚億萬民意的有利時機。
????近代以來,中國經歷數次巨變,每次都令世界震驚。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高速發展,曾經積貧積弱的中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自從1840年被西方列強在鴉片戰爭中擊垮后,中國綜合國力從未如此強大,民族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1987年曾為中華民族復興設計了“三步走”戰略。在“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前兩步目標實現后,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一個新“三步走”發展戰略,分2010年、2020年、2050年三個階段,逐步達到現代化。
????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要求的基礎上,中共十八大明確提出要“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則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一環。
????“一個是建黨一百年的目標,一個是新中國建國一百年的目標,兩個目標環環相扣、相互輝映。”十八大代表、中央黨校副校長陳寶生認為,“建設”是過程,“建成”是結果,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這是對人民的鄭重承諾。
????從“解決溫飽”到“小康水平”;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發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員令,中共十八大為中國未來發展描繪了新的發展藍圖,在民主法治、文化建設、人民生活、資源環境等方面設定了更加具體的發展目標。這種循序漸進的設計,為實現民富國強的“中國夢”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和明確的歷史方位。
????十八大代表、國情專家胡鞍鋼說,這一過程體現了中共的發展戰略“方向一致性、戰略連續性、步驟階段性”的重要特征,避免了“大躍進”式的大起大落,始終堅定地向著既定目標前行。
????這種未來發展的確定性,恰恰正是深陷全球金融危機泥淖的世界經濟所需要的。全球經濟動蕩不安,主權債務危機此起彼伏,“不確定性”一詞被多次提及,而中國憑借這種發展的確定性發揮了“世界經濟穩定器”的作用。
????可以預見,中國未來的發展不會一直一帆風順,新的情況、新的問題會不斷出現,國內外環境也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中國領導層也要解決政治體制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等除經濟增長外更為復雜的問題,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
????這些清晰的發展路線圖讓中華民族復興在望,時間,將見證這一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