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鎮有省定貧困戶207 戶、市定貧困戶126 戶。扶貧開發工作中,他們摸清村情民意,選準扶貧路子,實行“一人一股”資產扶貧、“一人一崗”就業扶貧、“一村一品”養殖扶貧和“一人一策”保障扶貧的“四個一”立體化扶貧模式,為貧困戶量身定制扶貧“菜單”。
貧困戶入股享分紅
郝莊村是十里望回族鎮的蔬菜種植大村。今年3月,在鎮扶貧辦的幫扶下,他們將10萬元省級財政扶貧資金注入村里的省級示范合作社——禹城市清香園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設了2個高標準韭菜大棚和12個韭菜拱棚,發展韭菜種植項目。合作社每年拿出1萬元固定收益,按每人每年1000元的標準分給貧困戶,可以幫助6戶貧困戶脫貧。
在十里望回族鎮,和郝莊村一樣受益于“貧困戶入股拿分紅”扶貧思路的省定貧困村有5個。據鎮扶貧站站長梁云北介紹,他們還將53.2萬元扶貧專項資金投資建設光伏發電項目,企業與鎮政府簽訂不低于20年的合同,約定發電產生收益的分成比例,預計可助36戶貧困戶脫貧。
貧困村用上“富民農戶貸”
6月27日,在大邵村永輝獺兔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高檔兔舍內,貧困戶邵光良看著剛剛購進的50只獺兔笑逐顏開。“我早就想養獺兔,可一沒門路二沒經驗,這下好了,依托合作社,俺們都能靠養兔子脫貧了。”邵光良高興地說。
近年來,大邵村被定為省定貧困村。正當村民為尋找增收途徑發愁時,“精準扶貧”的春風吹進了大邵村。“‘富民農戶貸’主要是針對有能力、有一定生產基礎的貧困群眾,通過貸款支持讓他們通過創業脫貧致富。”十里望回族鎮黨委書記齊強介紹。
在鎮扶貧辦的扶持下,大邵村利用300萬元“富民農戶貸”資金開展獺兔養殖扶貧項目,幫扶21戶貧困戶參與獺兔養殖,年人均增收2400元。在劉普站村的伊盛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 18戶貧困戶同樣用上了300萬元“富民農戶貸”,年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公益崗位+貧困戶”模式
“在村里打掃衛生,每個月能掙400多塊錢,對俺來說是筆不小的收入。”冉廟村村民尚和平今年63歲了,前不久在村里當上了保潔員。之前由于身體不好,常年服藥,無法外出打工,每年就靠低保和自家幾畝地維持生活,保潔員工作讓他的生活多了些保障。
在精準扶貧識別中,該鎮發現部分貧困戶家庭成員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缺乏勞動技能。對此,他們推行“公益崗位+貧困戶”扶貧模式,設置門衛、保潔員等崗位,優先安排貧困戶上崗。柴莊、店子等4個村還組織一批貧困戶參與秸稈焚燒巡查、公路養護等工作。
通過“公益崗位+貧困戶”扶貧模式,目前已帶動4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