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楊德林鄧靜本報通訊員祁玉方孫立吳華
近日,記者在平原縣王廟鎮蘇集肉雞養殖基地看到,18個肉雞養殖大棚整齊排列、封閉式管理,自動化水平很高。“這個養殖基地是我們探索的一種扶貧模式,縣里把18個村的54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集中起來,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蔡和盛公司合作,再由公司自籌720萬元,建設了這個養殖項目。每個村每年固定分紅4萬元,公司負責把分紅資金發放到貧困戶手中。”平原縣扶貧辦主任劉輝告訴記者。“沒有產業的發展帶動,脫貧攻堅就難以取得突破,扶貧工作將難以持續。 ”副市長、市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董紹輝多次強調。針對新階段扶貧工作面臨的新問題,我市大力實施產業驅動、項目扶貧,走出了一條多元化產業扶貧路徑,把貧困村資源潛力轉變成發展動力。
扶貧資金不撒芝麻鹽,集中力量辦大事
6月15日一大早,70歲的武城縣李家戶鎮梁莊村貧困戶梁鳳慶趕到該鎮扶貧產業園,察看西瓜、冬瓜長勢。“我在園里種了3個棚的瓜果,預計年收入能達到1萬元,一年就能實現脫貧。 ”梁鳳慶說。
李家戶鎮有20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精準識別貧困戶3378戶、貧困人口9011人。部分貧困戶存在思想保守、缺乏創新意識、自身能力弱等問題,“扶貧——脫貧——返貧”的難題一直困擾著當地扶貧工作的開展。2015年,該鎮創造性地提出了“循環扶貧”模式。“我們整合8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兩年174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又籌集53萬元,建成占地260畝的蔬菜種植扶貧產業園,產業園采用周期制使用管理模式,根據各村貧困戶數量,動員3至6戶貧困戶自愿結合組成互助組,自行確定入園順序,每年一戶,循環推進、梯次脫貧。”李家戶鎮黨委書記盧遠飛介紹說。像梁鳳慶這樣即將“畢業”的貧困戶,就要回村用所得收益建小拱棚,發展蔬菜產業,組內第二戶再進入產業園,形成良性循環脫貧模式,最終幫助8個村425戶貧困戶徹底脫貧。
“以往扶貧工作存在大而化之的做法,一些干部圖省事,將扶貧資金‘撒芝麻鹽’,這個村給一點,那個村給一點,甚至直接把錢分給貧困戶,結果錢花光了,貧困戶又重新返貧。 ”市扶貧辦負責人張志認為,依靠原有單戶扶貧打“抗生素”、單項資金“撒芝麻鹽”的單打獨斗扶貧方式已經行不通,唯有聯合發力,整合扶貧資金建設扶貧產業園區,才能帶動貧困戶快速脫貧。
今年,我市共整合各類專項扶貧資金4億元,其中中央、省專項扶貧資金1.8億元,市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億元,重點支持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創業技能培訓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四個領域;各縣市區也都劃撥了財政專項資金用于脫貧攻堅。
“在扶貧資金使用上,我們要體現‘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思想,由政府主導,把各類扶貧資金整合起來,捆綁使用,發揮最大效益。 ”董紹輝說。
<b>上產業項目不拍腦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b> 5月21日,臨邑縣孟寺鎮召開扶貧產業項目評審論證會,來自縣評審委員會專家組的專家,從項目是否符合農民意愿、能否與當地資源相結合、實施后預期效益如何等方面,對劉寨棗園扶貧產業園、鄭家合同豬養殖、昝家手套加工3個項目進行詳細論證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扶貧項目選擇難是基層反映最多的問題。圍繞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現代農業的任務,我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目前已實施各類扶貧產業項目1246個,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我市初步劃分了東、南、西、中4個扶貧片區,因地制宜發展扶貧產業。各縣市區探索了7種扶貧模式,即以產業園區為平臺,建立“循環扶貧”模式,實現抱團致富;以創新項目為依托,建立“合作扶貧模式”實現區域性脫貧;發揮“互聯網+”帶動作用,推進電商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實現農特產品與市場無縫對接;以政策為引領,建立光伏扶貧模式,有效解決勞動力欠缺問題;以龍頭企業為牽引,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模式,實現貧困戶“進會入社上鏈”致富;以貧困村為單位,整村推進產業項目實施;大力推進鄉村旅游。“扶貧開發是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二者須統一規劃、統籌考慮。此外,我市農業優勢明顯,發展傳統產業有基礎、有出路。上扶貧項目必須考慮這些因素,決不能搞‘拍腦袋’決策。 ”董紹輝表示。
<b>利益分配不隨行就市,保證貧困戶有穩定收入
</b>“入股合作社有分紅,在合作社打工每月還有工資,一年能收入2萬元左右。 ” 6月15日,在樂陵市寨頭堡鄉丁家社區富眾農業合作社,馬道口村貧困戶馬世軍說
寨頭堡鄉共有12戶貧困戶,去年底,該鄉將20余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入股富眾農業合作社,建起12個蔬菜大棚,由貧困戶占股10%。貧困戶全部在合作社打工,每月工資800元。入股分紅加上工資收入,每戶貧困戶年收益可達2萬元。
實現脫貧,必須增加貧困群眾財產性收入,讓他們成為流轉土地有租金、入股企業有利金、進園區務工有薪金的“三金”農民。依托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各縣市區探索了股份合作制、扶貧項目產權經營機制等創新做法,使“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
對武城縣郝王莊鎮姜莊村貧困戶馮子明來說,進入產業鏈,不僅意味著收入來源的多元化,也讓他的收入不再隨行就市。馮子明是中椒英潮辣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辣椒基地種植戶,公司與他簽訂了種植合同,確定最低收購保護價。馮子明種了3畝辣椒,每畝年收入可穩定在5000元左右。
全市產業精準扶貧電視電話會議上,董紹輝對保障貧困戶收益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說:“要找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增收的結合點,讓貧困戶在全產業鏈中分享不同環節的收益。同時,要推進雙方利益聯結機制的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文本化建設,讓貧困戶受益有法制保障、有制度約束、有規范管理、有證據可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