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衢新區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注冊志愿者達六萬人
記者劉瀟通訊員韓哲陳寶濱
在趙虎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張會議桌、幾十張椅子、一張“明白紙”,就是一個小小的理論宣傳陣地。日前,呂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呂永勝說著一口本地方言,向30多位村民講解創文明城市帶來的惠民好處。圍坐的村民聽得格外認真,還不時在本子上記上幾筆。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今年,天衢新區為順應時代新要求,對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再推進,在黨建引領基礎上,以志愿服務活動為基本形式,以創新工作法為重要抓手,不斷延伸拓寬文明實踐的深度和廣度,推動服務群眾更精準高效、常態便民,切實用新時代文明實踐“小陣地”做好服務群眾的“大文章”。
截至目前,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實現全覆蓋,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23處,注冊志愿者6萬余人、志愿服務隊300余支、開展志愿服務項目1萬余個。“近年來,我們以遍布城鄉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三級陣地為依托,注重整合資源、抓實常態長效,通過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拓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如今文明之花在全區華麗綻放。”區黨群工作部副部長王濤介紹。
文明實踐+旗幟引領
織密三級“紅色體系”
“請您及時了解移風易俗行動提出的‘十反對、四提倡’的相關內容。”“您知道樹立文明節約的時代新風還需要做些什么嗎?”連日來,在抬頭寺鎮32個行政村,由村干部、網格長、村民志愿者組成的三級“紅色體系”志愿服務隊,挨家挨戶宣講移風易俗知識、為大家發放倡議書,他們用一聲聲問候、一次次溝通,匯聚起推動文明鄉風建設的暖心力量,營造了樹新風、破舊俗的濃厚氛圍。
不管是常規宣講還是志愿活動,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會出現志愿者的身影。目前,全鎮建成1所32站,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實現了全覆蓋。“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為依托,為助力移風易俗宣傳深入人心,102支志愿服務隊第一時間響應集結,走向轄區居民家中面對面宣傳政策,引導群眾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摒棄陋風陋習等,提倡從自我做起,爭做文明新風的積極倡導者和自覺實踐者。”抬頭寺鎮黨委書記許佩劍介紹。
在這背后,得益于抬頭寺鎮多年來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抓重點、出亮點、建品牌的目標要求,全心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我們以黨建為旗幟引領,堅持以點帶面、穩步推進,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三級全覆蓋的同時,搭建起了‘村黨支部+志愿隊伍+平臺資源’的文明實踐體系。”許佩劍稱,立足該體系,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由村黨支部書記任站長,有效盤活了現有基層公共服務陣地資源,并圍繞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需求導向,開展了一系列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服務項目。
不僅是抬頭寺鎮,在全區像“村黨支部+志愿隊伍+平臺資源”的文明實踐“紅色體系”已屢見不鮮。以宋官屯街道為例,2019年1月,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正式成立后,同步打造了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此后,街道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又陸續打造提升了康博社區、陳段社區、金鼎社區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目前已實現陣地全覆蓋。宋官屯街道黨工委書記司偉夫說,街道構建了黨工委書記任所長,社區書記任站長,兩委干部、網格員、志愿者任成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三級“紅色網格”,激發了基層黨組織的作用與活力,也使文明實踐的觸角向更深更廣處延伸。
打造三級聯動“紅色體系”,等于繪好了全區文明實踐“施工圖”。近年來,天衢新區堅持區、鎮街、村(社區)三級書記、三級班子抓陣地建設,整合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等公共陣地資源,全力打造“中心—所—站”三級服務陣地,創設了一批“群眾愛來、有事能辦,大事想得到、小事辦得了”的“百姓之家”。“我們借助全區129個文明實踐陣地,形成了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一肩挑’干部、網格員、志愿者三類人群為骨干的組織架構,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區黨群工作部相關工作人員董運說。
文明實踐+精準服務
創新“階梯工作法”
“推手、云手……太極拳快慢相間、剛柔并濟,講究的是一氣呵成。”2月10日,在長河街道尚德社區線上課堂,社區太極拳愛好者們在上級志愿者講師的帶領下,借助視頻連線模式,共同展演了24式太極拳。過程中,志愿者講師詳細講解動作要領,大家一招一式學得十分認真。“我們能學習大城市老師教授的太極拳專業知識,這要感謝社區。并且伴隨著悠揚舒緩的音樂,揮灑自如地擺動身體,大家的心情也會變好。”社區居民潘秀云說。
“街道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就設在社區,我們按月為計算單位,結合社區居民的喜好,創新形成了‘精準+點單配送’的服務模式,不定期組織各類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尚德社區黨總支書記劉偉說。此外,實踐所不僅內含書法、舞蹈、音樂等各類功能室,便于開展志愿服務,還開設了全市首家24小時書房,囊括了文學、藝術、教育等各類圖書近萬冊,以供各年齡段居民閱讀。
如今,長河街道在實踐所的引領下,建立了“1所16站”的服務格局,并以“講、評、幫、樂、慶”5種活動形式為載體,創立健全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三舉措“階梯工作法”,即:堅持黨建引領,成立以街道黨工委書記為所長、副書記為副所長、宣傳委員為辦公室主任的工作領導機構,高標準完成16個站的場所建設,每個月圍繞居民需求,制定印發工作制度、活動流程、活動清單、成果展示等內容;各社區發揮實踐站平臺作用,發動“雙報到”單位、退休人員、熱心企業群眾等力量,開展創城、疫情防控、理論政策宣講、文藝文化活動等志愿服務項目,目前,共建立志愿服務隊伍56支,注冊志愿者12568人;發揮陣地功能,舉辦節日性主題活動,開展專題講座、文化普及等宣講活動,不斷豐富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
借助創新工作法,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做細做精并非只有長河街道一個案例。
近日,宋官屯街道在文明實踐上出新招、出實招,通過黨群共融“一盤棋”、互通共建“雙報到”、積分激勵“三受益”的“123工作法”,推動各方力量資源聚集,激發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強大活力。
“123工作法”新在哪里?司偉夫說,它是從建立新機制、搭建新平臺、組建新隊伍、拓展新陣地、打造新品牌五個維度創新。舉例而言,三級“紅色網格”指機制和平臺雙雙發力的同時,把基層治理融入其中;將轄區學校、企業單位、志愿團體都納入“雙報到”范圍,建立社會性志愿服務隊伍123支,同時吸納社會公益性第三方服務機構,形成所和站主導、成員單位聯動的新格局;推行志愿服務“積分銀行”活動,在所、站設立“積分兌換超市”,量化志愿積分,讓基層服務質量提升、居民得實惠、志愿者更有干勁。
“今年,全區致力于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體系,完善組織架構、強化資源整合,創新探索實施不同類型的工作法,推進隊伍建設和志愿服務品牌建設,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讓文明融入城市血脈、浸潤人心。”董運說。
文明實踐+隊伍建設
激活“五為”新動能
連日來,行走于天衢新區的大街小巷,總能看見“一群紅馬甲,溫暖一座城”的景象:在城市,他們或是文明交通的志愿者,抑或是策劃活動的主導者;在鄉村,他們可能是文明知識的宣講員,還可化身撿拾垃圾的環衛工。
去年以來,全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和站,精準開展“為老、為小、為困難群體、為需要心理疏導和情感慰藉群體、為社會公共需要”的“五為”志愿服務,而這些“紅馬甲”志愿者們正是志愿服務的“主力軍”。
一個志愿者就是一粒種子,種子飄向哪里,文明之花就開在哪里。為形成一支支政治過硬、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志愿者隊伍,此前,我區出臺了《志愿服務注冊管理及激勵辦法》,加強對志愿服務工作的統籌規劃、獎勵指導、督促檢查和經驗推廣;組建專業服務隊,開展多樣化志愿服務,服務內容涵蓋了陽光助殘、心靈關愛、學生守護、文明旅游、科普教育、法治宣傳、垃圾分類、文藝傳播、生態環保等多個基礎領域。
黨員志愿服務隊、衛生健康志愿服務隊、互助志愿服務隊……在趙虎鎮,不僅有提供“五為”志愿服務的人員隊伍,還有更高級別和更高能量的“五有”。“我們在原有‘五為’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按照有場所、有隊伍、有活動、有項目、有機制的目標要求,創新形成了‘五有’模式,發力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持續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品牌化。”趙虎鎮黨委書記張金寶說。
“五有”模式的內核是什么?它是全鎮推行的“黨建引領+多元協同+志愿服務”的一種工作方法,涵蓋了一支支服務意識強、戰斗力強的志愿隊伍,也包括了鎮上的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以及50個行政村建設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更囊括了“有理響趙虎”“護苗助老”“文化傳承”等特色項目和家庭文明建設、親子活動等特色活動。
“無論是‘五為’還是‘五有’,都要圍繞人民群眾這個中心,把群眾要什么與我們有什么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有效地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中心作用。”王濤表示,目前在各方努力下,全區實現了黨的聲音有宣講、群眾困難有幫扶、文化活動有依托、志愿服務有隊伍,一顆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種子在新區生根發芽,還悄然融入改變著百姓生活,描繪出了一幅文明和諧的嶄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