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經濟落后的三類村如何變成當地人人羨慕的明星村?作為“三在”學員,本報記者深入楊西川村3天時間,探究轉變背后的秘密。
10月16日上午,在寧津縣時集鎮楊西川村村委會前,20名“三在”學員每人都從前任村黨支部書記楊玉池手里接過一本榮譽證書,被正式授予“榮譽村民”。
3天前,我市在楊西川村設立首個“在基層、在一線、在現場”基地。包括本報記者在內的首批20位來自市直宣傳文化單位的“三在”學員入駐。大家吃住在農家,與村民共同勞動、深入交流,很快就與村民們打成了一片、如同一家人。
在這3天時間里,記者和村民有了心貼心的交流,傾聽村民的心聲,感受農村的變化。
楊西川人臉上洋溢的笑容,是發自內心的滿足和快樂
記者感受最深的就是村民的熱情和淳樸。他們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和善的笑容,就像對親人一樣熱情接待我們這些“三在”學員。
記者所住的農戶楊英俊、孟召琴一家,他們本來和兩個兒子都在天津做生意,因為接待我們專門趕回來。為了方便我們看電視,把有電視信號的主臥室讓給我們住,還提前把新被褥曬得暖暖的。
女房東和鄰里之間關系相當融洽,聽說她家里來了市里來的學員,鄰居們紛紛送來地瓜、蘿卜和花生。孟召琴對老人孝順、和妯娌團結,從來沒有因為家務事吵過架。聽村民介紹,這個村多年沒有刑事和治安案件發生了,尊老愛幼、鄰里團結、家庭和睦在楊西川村早已蔚然成風。
如今,這個500多口人的村子里不但有100多畝的葡萄園,畝收入近萬元;還有400多畝的美國紅楓、國槐、白蠟等綠化苗木基地,每畝也能收入上萬元。此外該村還擁有年產值8億元的豪康制粉股份有限公司等10多家民營企業,50歲以下的勞力幾乎都在附近企業打工或做生意,家家生活都很富足。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讓人羨慕的明星村,以前卻是一個經濟落后的三類村。村民們說,這多虧了老支書楊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