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花的季節,最燦爛的,當屬那如胭似霞的桃花。
????桃花歷來是文人筆下的愛物,《詩經》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家室。?”的詩句。詩中既以紅艷的桃花來渲染姑娘出嫁時的喜慶氣氛,又以艷麗的桃花來比喻美麗的新娘,兩相得宜。
????以桃花喻人,最著名的當屬唐代詩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首極富情愛色彩的小詩,寫出了桃花與美人交相輝映的景象,然而只見桃花雖然朵朵開,卻不見少女款款來,表達了詩人的落花之痛和惆悵之情。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氤氳的春光中,最惹眼的當數那樹樹桃花,在春光的輕吻和春風的愛撫下,朵朵桃花娉娉裊裊地綻放著。那一樹樹、一簇簇美麗的仙子,和著春風,輕輕蕩漾,一股股馨香直透心扉。
????桃紅柳綠,一直是明媚春光的典型寫照,而桃花的凋零也往往和春天的逝去聯系在一起。如南朝沈約的《詠桃詩》:“風來吹葉動,風動畏花傷。詎誠當春淚,能斷思人腸。?”抒發了詩人因傷春而斷腸的思緒。清代袁枚的“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將桃花凋零的狼藉與初放的明艷作對比,表達出他憐花惜春的思想感情。
????桃花往往和桃源聯系在一起,成為文人雅士避世隱居的理想所在。宋代的陸游曾經胸懷報國大志,然壯心未酬、兩鬢先斑,對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很是向往,他的“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就是自己晚年歸隱生活的生動寫照。
????宋末元初的謝枋得有一首叫?《慶全庵桃花》的詩:“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在這首詩中,詩人將自己比作桃花源中的?“避秦”之人,看到落花流水,就擔心會有漁郎問津而暴露居所,表現了堅定的隱居態度。
????冬去春來,桃花依舊。在這個春天,沏一杯香茗,握一卷詩書,品讀古人的桃花詩,仍能喚起我們對生命的珍愛和感懷。
????□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