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佳節之一的端午節,也稱端陽節。作為一個重要的傳統佳節,歷代文人墨客在端午來臨之際,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端午的起源,歷代眾說紛紜。由于屈原的愛國精神光照后人,因此人們都愿意把端午看成是紀念屈原的節日。?“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唐代詩人文秀的《端午》詩,反映了廣大人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同情。
????“五月端陽節,家家粽子香。?”端午吃粽子是一個很古老而盛行的風俗。歷代吟詠粽子的詩詞多如繁星,西晉官吏周處?《風土記》有云:“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唐明皇有詩曰:“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唐代詩人姚合寫有:“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宋代韓元吉詩云:“角黍堆冰碗,兵符點翠釵。?”黃裳也有“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的佳句。
????龍舟競渡是一項歷史悠久的端午民間娛樂活動。這一習俗,在唐代詩人張建封的《競渡歌》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詩云:“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為進一步襯托競渡的熱鬧場面,詩人又寫道:“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就連封建禁閉下平時閉門不出的婦女,也紛紛出來觀看,一飽眼福。
????以艾草、菖蒲懸插于門戶、堂屋、床頭等處,源于古代端午節采集眾藥草之俗。艾,又名艾蒿,莖葉含揮發性芳香,味濃烈,有驅除蚊蠅蟲蟻、凈化空氣的作用。菖蒲作用類似,民間認為它有辟邪免疫的神效。故自漢晉以來,端午節家家必插艾以應節景,唐以后更添以菖蒲,民間謂“蒲龍艾虎”。此俗在詩詞中常有描述:“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動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唐·殷堯藩《端午日》)“蓬萊宮中懸艾虎,舟滿龍池競簫鼓。?”(明·莊昶《端午食賜粽有感》)
????□葉成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