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來,我有一個夢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德州鄉土文學的形成,并且為之付出了幾近一生的精力。有此想法是因為,在我這一代人看到的為數甚眾的“革命文學”作品里,在李向陽、馬本齋、周鐵漢、劉洪、楊曉冬等抗日英雄的隊列里,從來沒有一個德州人的身影。而從這些作品產生的地域來看,幾乎把德州給包圍起來了!
??? 后來,有河北棗強縣的朋友告訴我:《平原槍聲》里的主人公馬英,是以四女寺老鄉、革命家郭魯的事跡為原型的。這使我心情好了許多。后來,我寫作長篇小說《故瀆》,那是土生土長的四女寺人為國捐軀的真實故事,算是為這個夢想添了一塊磚瓦。現在,我覺得,我們離這個夢想又近了一步,因為,季桂起的長篇小說《長河謠》出版了!
??? 《長河謠》是一部描寫抗日戰爭的小說,是以德州近郊、馬頰河畔的土橋街為背景的。我在青年時代,曾經在土橋生活、工作過相當長的時間,因此讀來感覺很親切。在這部洋洋灑灑四十余萬言的巨著里,重點描寫了從1937年日軍入侵到德州解放這一段歷史和生活。作品寫得情節豐富、背景真實、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洋溢著九河勝地的生活氣息。
??? 復述作品的情節是沒有多少意義的,找出這部作品和同類作品的異同之處、以及獨特藝術個性,才是我們的任務。《長河謠》與其他抗戰小說的最大不同之處,就在于在這些情節的鋪陳中,作品也充分地反映了一種民族精神和文化人格的傳承。
??? 距今二十年前,在我創作《故瀆》時候,我與桂起曾經頻繁交往。值得特別稱道的是,桂起的小說打破了為我倆那時所共同摒棄的“怎樣摸崗哨、怎樣端炮樓”的抗戰作品的習見模式,而是從大歷史、大民俗的意義上展開情節、揮灑筆墨。深入探討這場戰爭的正義性以及侵略者的非正義性,這就不但寫出了抗日軍民的勝利,而且深刻揭示了正義事業為什么會勝利的深層歷史原因。這種原因深深地植根在我們民族的不為外敵所侮、所敗的民族性格之中。作品還用了一定篇幅,突顯了太平洋戰爭對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積極影響,這樣一種尊重歷史真實的筆墨,給這部小說增加了歷史的厚重感和真實感。
??? 也許,《長河謠》的出現,就在于繼劉真(《長長的流水》)、郭澄清(《大刀記》)和其他那些致力于德州鄉土文學的老作家們的身后 (很榮幸 , 也 包 括 拙 作 《故瀆》),建立德州鄉土文學的美好夢想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德州人面對那些光彩奪目的抗日英雄時的自卑感,正在一步步成為歷史!德州人必將并正在用作品證明,我們在對于抗日戰爭的表現和反思上,也不比誰差些!
□劉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