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樂陵市的泰山體育產業集團的展廳內,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自行車,包括山地車、場地車和公路車,有的是專為競技比賽而研發,有的是為騎行“發燒友”設計,還有少量可以日常通勤。整個展廳內的公路車都能單手抬起,與通勤用的普通自行車相比“個頭大”,但輕盈至極。最輕的一輛民用公路車只有5.8千克。
泰山集團創建于1978年,出色服務6屆奧運會、3屆青奧會、8屆全國運動會等1000多次國內外大型賽事。近幾年集團開始進軍民用體育領域,借助多年競技體育科研優勢,其自主研發生產的民用碳纖維自行車進入市場不久便成功“出圈”,近三年銷量成倍遞增。
那怎樣才能將一輛自行車做到這么輕呢?泰山瑞豹給出的答案隱藏在整個研發生產過程中。
泰山瑞豹總工程師鄧龍洵介紹,新型碳纖維新型復合材料的研發階段,泰山集團投入上百人、資金近億元,經過上千次的實驗,才開發出性能全面達到航空級別的碳纖維材料,而成本卻只有同類航空級別材料的四分之一。
在實驗室和車間里,到處都是黑色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工人們都稱之為“碳布”。卷料車間是一個個獨立的工作間,墻上貼著密密麻麻的卷料步驟,每一間所負責的部件都不同,前車架、后車架、車叉等。記者看到,每間里面都有20位左右的女工忙著往芯模上卷鋪大小不一、尺寸和形狀規范的碳布,一層又一層,平整而服帖。“要嚴格按步驟來,每個位置層數不同,平均10層左右,最難操作的是拐角,一輛自行車大約需要卷500塊碳布。”
碳纖維復合材料車架經高溫定型后,成為剛性和彈性兼具的自行車部件,與自主研發生產的車座、車把、輪轂等一起送往組裝車間。與卷料車間不同,這里是清一色的年輕小伙,且都是大專學歷以上,正在組裝的是前年下線的一款經典民用公路車。車架部分異常平滑,鄧龍洵介紹,一體成型技術讓車架無連接點,性能優化的同時,也避免了接口處的重疊交叉部分。“減少的交疊部分厚度大約為0.6毫米,雖然不多但也得‘斤斤計較’。”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大眾報業記者|郭華春 張雙雙 編輯|苗欣
審核|張曉航 終審|朱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