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上線“長輩模式”還推出“長輩會場”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吳楊
一直以來,年輕人長期占據著消費的“C位”,但隨著中國人口結構呈現老齡化發展趨勢,當下以老年用戶為主體的“銀發經濟”正在加速崛起。來自京東的數據顯示,今年46歲至55歲年齡段的用戶消費力爆棚,銷量同比增長96%。作為適老化改革實行以來的首個“雙十一”,銀發族也化身“剁手黨”,成為網購的新生力量。
老年人“買買買”,“便宜”是第一吸引力
說起“雙十一”購物節,大家恨不得把當季的衣服和一年的生活必需品全都買回家。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消費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也參與到網購中來,加入“薅羊毛”的大軍。
記者發現,今年“雙十一”來臨之際,快遞驛站前也多了不少老年人的身影。“大品牌的紙巾幾毛錢一包,原價500多元的羽絨服現在只要198元。”今年58歲的張阿姨向記者展示了自己的一件件“戰利品”。她已經通過網購,體會了一把省錢的樂趣。
比價、計算、湊單,對于一位退休的數學教師來說太簡單了。48包紙巾、一份調料大禮包、兩件羽絨服……加上給老伴買的茶葉正好湊夠“滿減”。為了能夠第一時間付尾款得贈品,張阿姨甚至還專門在手機上定了付款的鬧鐘。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網上買到便宜實惠的東西,這給她帶來了滿滿的成就感。
“方便”成敲開老年人網購大門的“金鑰匙”
前不久,63歲的周阿姨在某超市購買了一桶花生油、一袋面粉和部分生活用品,但歸還購物車后她才發現,自己搬起來很吃力,無奈之下只能求助于超市的工作人員。
“后來女兒告訴我,網上也有超市,不僅便宜還能送貨上門。”今年國慶節假期,周阿姨在女兒家學會了網購,通過智能手機登錄京東超市或天貓超市都可以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方便,太方便了!上午下單,下午就能送到家里來了。”周阿姨終于不用自己拎著重物上下樓了。
最近,周阿姨又從門口超市老板那里學會了一項新技能——網上團購蔬菜水果。“想吃什么都可以在手機上下單,第二天到家門口超市提貨就行了。便宜、方便,質量也有保證。”為了方便提貨,周阿姨還網購了一輛小推車。現在,她幾乎每天都要推上心愛的小車去家門的超市提貨。
“長輩模式”上線,適老化改造“快馬加鞭”
今年的4月,京東推出“長輩模式”,以方便年齡大的用戶網上購物。10月12日,淘寶也正式上線“長輩模式”,字大清晰,操作簡單,還帶語音助手。拼多多雖然暫時沒有“長輩模式”,但也做了適老化調整,上線“老年消費專區”,推薦的商品,也根據老年人的消費習慣做了優化。
今年的“雙十一”,堪稱銀發族的“快樂星球”。繼專屬長輩模式之后,現在又有了專屬的“長輩會場”。10月25日,天貓“雙十一”正式上線“長輩會場”。
“雙十一”長輩會場的頁面屬于“極簡風格”,少有其他元素,特點是足夠“大”,商品展示圖和商品名稱都做了放大處理,有利于銀發族快速、準確地了解商品信息。此外,長輩會場還特意上線了“大家都在買”商品清單,按照7天累計銷量推薦商品,每日更新。由此可見,在這場搶奪中老年用戶的“戰場”上,各大電商平臺也在“各展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