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報告在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個人征信報告的查詢數量也越來越多。23日,記者采訪發現,在我市主城區,市民可在3公里范圍內通過自助查詢設備查詢,信用的優與劣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23日,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德州市中心支行征信管理科了解到,2021年1- 10月,我市信用報告查詢量穩定增長,全轄征信查詢量達27.3萬次,同比增長18.5%,其中企業查詢0.6萬次、個人查詢26.7萬次。商業銀行自助查詢量達11.6萬次,占全部個人查詢量的43.4%。
數據顯示,我市商業銀行自助查詢網點的分流效果日益明顯,目前全市共有36處查詢點,主城區“三公里”查詢圈已經建成。我市完成了全轄自助查詢網點在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的標注工作,市民搜索“個人信用報告”即可獲得最近的自助查詢網點位置。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南 通訊員 郅岳
征信系統將不斷“擴容”
征信報告在申請貸款、信用卡審批、任職資格審查、員工錄取審核等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中國人民銀行德州市中心支行征信管理科工作人員表示,越來越多生活中的個人信用行為會被納入征信系統。今年,螞蟻金服推出的消費信貸產品“花唄”將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統,個人用戶在使用花唄時如
出現違約、逾期等行為,會對用戶未來的房貸、車貸產生影響。此外,交通運輸部發文規定,將ETC欠費行為納入征信體系,引導貨運物流企業和貨車司機依法誠信經營。
“征信報告中有不良記錄的個人,特別是存在長期逾期的,在申請銀行貸款或信用卡時,可能會面臨申請不成功的情況。同時,在一些大型企業的員工背景調查中,會考慮個人的信用記錄。
如果成為失信被執行人,不僅在出行、消費上會被限制,還會被限制招錄為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子女也會被限制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該工作人員說。
警惕“征信修復”陷阱
當前,和征信相關的騙局、陷阱層出不窮,不法分子打著“征信修復”的旗號,鼓吹花錢就可做征信洗白、逾期鏟單等消除不良記錄,或者謊稱自己有內部關系,只要交納打點費就可幫助修改征信記錄等等。市民要警惕這些征信修復陷阱,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輕信,任何聲稱能夠有償修復征信的行為均屬詐騙。
個人征信系統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統一管理,任何機構和個人無權擅自修改、刪除個人信用記錄。如不慎產生了不良記錄,應及時向金融機構或人民銀行咨詢,采取正當措施加以彌補。如個人信用報告確有錯誤或遺漏時,請按規定流程向金融機構或人民銀行提出征信異議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