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出自己的銀行卡、手機卡,出租微信、支付寶賬號即可獲得報酬,面對這樣的信息千萬不能心動。這種行為,輕則受到懲戒、教育,重則將觸犯刑法。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持續高發,非法買賣、出租、出售銀行卡、手機卡逐漸淪為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活動的幫兇。德州警方提醒,廣大市民要提升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保護好自身銀行卡、手機卡等物品,避免成為不法分子的“工具人”。
1
出售銀行卡獲利這種行為可能涉嫌犯罪
到多家銀行辦理銀行卡,然后將銀行卡通過郵寄或其他方式提供給他人使用,以轉移涉案資金……今年11月中旬,齊河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偵破一起“幫信”案件,將犯罪嫌疑人王某抓獲。
隨著警方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力度的不斷加大,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已成為打擊的重點之一。在今年10月德州公安發布的2021年網絡犯罪八大典型案例中,就有提到“幫信”案件。
扣押涉案手機25部、身份證17張、銀行卡20張、工商營業執照300余張。臨邑縣公安局在今年6月成功破獲一起“幫信”案,犯罪嫌疑人王某、趙某、李某志等人在明知出售的銀行卡是用于網絡賭博、網絡詐騙等犯罪活動的情況下,辦理多套銀行卡“四件套”出售給嫌疑人李某某等人,共涉案100余萬元。
今年9月份,寧津縣公安局成功偵破一起“幫信”案,抓獲嫌疑人8名,現場扣押手機9部、銀行卡38張、現金14400元。犯罪嫌疑人馬某某等人以非法牟利為目的,利用銀行卡、微信等進行“跑分”洗錢,故意為網絡詐騙、賭博等犯罪提供支付轉移幫助,已查明涉及案件多達18起。
偵破的“幫信”案涉及案件之多,涉案價值之高讓人觸目驚心。除出售、租借銀行卡和手機卡外,幫助不法分子在微信群等處傳播詐騙信息、以話務員等身份誘導市民進入不法分子設好的騙局等行為,都有可能涉嫌“幫信罪”。
2
前9個月同比上升20多倍“幫信罪”到底是個啥罪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網上公布的全國檢察機關2021年1月至9月的主要辦案數據顯示:起訴罪名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危險駕駛罪、盜竊罪和詐騙罪,而“幫信罪”排在第四位,同比上升21.3倍!
“幫信罪”上升如此之高,那它到底是個啥罪?據德州市公安局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民警劉航介紹,“幫信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設的罪名,全稱為“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是指行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而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的犯罪行為。
“出售銀行卡是最常見的‘幫信罪’。不法分子詐騙得來的贓款,為了不被公安機關察覺,要第一時間轉出,需要‘跑分’洗錢。‘分’就是分錢,‘跑’就是讓錢跑起來,這就需要大量的‘跑分’人員和大量的銀行卡,通過洗錢最終使這個黑錢‘漂白’,再回流到詐騙團伙的手中?!眲⒑秸f。
除了銀行卡外,出售手機卡、微信號等行為都有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的幫兇。面對僅提供收款碼、銀行卡信息這類幾乎不付出勞動就能獲取收益的工作,堅決不能參與?!皫托拧鳖愋桶讣校缸锵右扇送嬖趦e幸心理,覺得自己沒有參與到直接犯罪中去,因而不會觸犯法律。然而,這種狡辯無法為其“助紂為虐”的行為脫罪。
3
年輕人成高危群體學校附近曾出現不法信息
賣一張銀行卡可以獲利百元,出租微信賬號每天均可獲利,面對這樣的消息千萬不能心動,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年輕人。據劉航介紹,通過全國各地辦理的“幫信”案件來看,青年群體尤其是學生群體容易上當受騙,成為不法分子的幫兇。
劉航表示,年輕群體尤其是在校大學生,正處于人生中的成長期,單純感性、喜愛交友,但缺乏社會經驗,辨別能力較差。而且大學生比較單純,對社會陰暗面接觸較少,對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疏于防范。
“辦理一張銀行卡獲利幾百元,社會上這么多不同的銀行,如果去每個銀行辦理一張銀行卡再拿去出售,對沒有收入的大學生來說能獲得不少的利潤。不法分子就抓住了年輕人希望快速掙錢的這個想法,誘使年輕人走上犯罪的道路。我的同事就曾在城區某學校附近的公共廁所墻壁上,看到過大量求購銀行卡的不法信息?!眲⒑奖硎荆衲?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聯合印發一批在校學生涉“兩卡”犯罪典型案例,同時也提出,對于涉銀行卡、手機卡犯罪的在校學生,堅持以教育、挽救、懲戒、警示為主。
除年輕群體外,老年群體也容易受到此類信息的誘導。對于年輕群體,不法分子往往利用金錢誘惑;面對老年群體,不法分子可能采用贈送雞蛋、禮品等方式騙取老年人的銀行卡、手機卡等信息。希望廣大市民克服心理弱點,多多了解詐騙手段、特點,增強防范意識,提高辨別和自防能力,大力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4
情節嚴重將面臨刑事處罰我市多部門聯合出臺意見
出售或租借銀行卡、手機卡、微信、支付寶等,市民可能賺到錢不多,甚至認為只是“幫朋友忙”,但如果其成為不法分子手中的工具,那付出代價遠比利益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提供幫助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在《關于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明確規定,為三個以上對象提供幫助、支付結算金額二十萬元以上、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等都將認定為情節嚴重。
“即使一些單位和人員開辦販賣銀行卡、手機卡尚不夠成刑事處罰,但也會通過教育、懲戒、警示等手段提高其法律意識?!睋⒑浇榻B,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我市多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加強全市手機卡、銀行卡管理工作的通告》,其中明確規定對使用本人證件開卡后,違規贈予、出租、出借、出售他人的,將視情形納入不良信用名單。
“對納入不良信用通信用戶,可為其保留一個山東省內手機號碼或固定電話號碼,其他山東省內通信業務、產品全部強制關停。不良信用金融用戶5年內暫停其在山東省內開立的銀行賬戶非柜面業務以及支付賬戶的所有業務,不得為其在山東省新開立賬戶。所以,建議廣大市民要提高意識,不然納入不良信用名單會對生活產生很大影響?!眲⒑秸f。
5
德州警方嚴打“幫信”犯罪市民應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近年來,德州公安持續嚴厲打擊“幫信”犯罪,充分發揮合成作戰優勢,各警鐘、多部門全力開展破案攻堅,同時緊密結合“斷卡”行動,緊盯為詐騙犯罪提供服務的各環節,切實強化信息研判,向“開販銀行卡”、洗錢團伙等黑灰產業發起圍剿攻堅,不斷提升打擊工作的質量和效能。今年以來,德州警方共抓獲利用GOIP、絡漫寶等新型設備實施詐騙的人員38名,抓獲涉銀行卡、電話卡違法犯罪嫌疑人1103名。
與此同時,德州公安全力以赴捂緊群眾“錢袋子”,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宣傳活動,以鋪天蓋地之勢將反詐宣傳信息深入人心,增強群體“免疫力”。“我們會同通信運營商、銀行機構對全市手機卡、銀行卡用戶進行了風險排查,由通信運營商、銀行機構依據有關規定,對風險用戶暫時限制通信服務或銀行非柜面業務并發送提醒短信,用戶可前往營業網點重新進行身份核驗,申請恢復服務?!眲⒑秸f。
目前,各銀行機構、通信運營商營業網點都會依據相關規章制度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加強了對《關于買賣、轉借、租借手機卡、銀行卡、身份證件、對公賬戶等涉嫌違法犯罪告知書》的解讀并進行正面引導和負面警示。
德州警方提醒,廣大市民應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手機卡等,貪圖一時小利,出售、出租、出借身份證、銀行卡、電話卡,或者提供自己的微信、支付寶、銀行卡等賬戶幫他人收取資金。
“大家一定要提升個人信息保護意識,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手機卡一旦丟失要立即掛失,對于廢棄不用的應及時辦理注銷業務,不隨意丟棄、買賣。另外,廣大市民如果遇到有人收購銀行卡、手機卡等情況時,也應該積極向公安機關舉報?!眲⒑秸f。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明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