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到了,寧津縣第一實驗小學星源校區的孩子們在操場上肆意地奔跑,柳蔭小學的學生們以專注昂揚的姿態練習書法,振華小學的師生們創作著天馬行空的紙巾畫……孩子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迎接自己最喜愛的節日。
“目前,我們學校的軟硬件條件明顯改善,操場擴建,課堂教學正向著多媒體、綜合化方向發展,既豐富了教育形式和內容,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柳蔭小學教師孫曉麗說。
城鄉學校軟硬件條件的提升是寧津縣政協加大對教育工作關注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助力城鄉優質教育均衡化推進提出的“金點子”之一。
近年來,寧津縣政協委員們圍繞群眾的呼聲,在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學校軟硬件設施、建立教師流動機制等方面,共提出建議50多條,為城鄉優質教育均衡化建言獻策。
5月份,寧津縣政協組織教體局、協商單位、市縣兩級政協委員在杜集小學召開座談會,對城鄉優質教育均衡化推進工作開展調研,通過現場察看、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情況,廣泛征求對城鄉優質教育均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我縣中青年骨干教師斷層嚴重,義務教育學段專業教師校際不平衡,音體美教師短缺現象依然存在,學前幼兒教師缺編嚴重。建議縣政府加強教育資源配置,加大教師招聘力度,優化教師結構。”住寧津德州市政協委員李昌建開門見山,提出建議。
本次座談會,只是寧津縣政協開展協商活動、回應民生關切的一個縮影。通過開展視察、專題調研、民主測評等多種方式,寧津縣政協先后對推進教育現代化、“全面改薄”、解決大班額、職業教育發展、教師隊伍建設等工作開展視察調研活動,通過打好協商“組合拳”,對教育工作把脈問診。
目前,全縣城鄉同步推進中小學校“一校一品”黨建品牌創建示范校建設工作,1所學校獲評德州市示范校,2所學校獲評省級示范校。大力培養青年教育后備干部,51名干部走上領導崗位。
在政協搭建的協商交流平臺促進下,群眾切身感受到寧津教育有了新變化,“入園難”“大班額”“上學遠”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乃春 通訊員 鄭楠 劉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