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回顧
牢牢把握政協組織的政治屬性,堅定正確政治方向
堅持不懈推進黨的建設。持續加強思想理論武裝,嚴格落實“第一議題”等學習制度。深入推進黨的組織建設,積極探索“支部建在界別上”工作機制,市縣新增設界別臨時黨支部38個,全市首批選派303名黨員委員到委員非公組織幫助開展黨建工作。全力打造“紅色堡壘·服務先鋒”黨建品牌,11個縣市區政協全部創立黨建特色品牌。
堅定不移加強黨的領導。市政協黨組始終把貫徹落實市委決策部署作為基本政治原則,始終把重大問題向市委請示報告作為基本政治紀律,始終把落實好市委一系列文件精神作為基本政治責任。
馳而不息優化政治生態。認真落實市委政治生態建設“一號工程”的要求,制定1個實施意見和10項配套制度,在全市政協系統大力開展了以忠誠信仰為重點的政治思想生態、以規范健康為重點的政治生活生態、以擔當作為為重點的政治作風生態、以正風肅紀為重點的政治紀律生態、以強化實效為重點的政治責任生態、以匡正風氣為重點的政治隊伍生態“六個生態”建設。
牢牢把握專門協商機構的性質定位,充分發揮協商效能
常委會深入探索新時代推進協商民主的新路子,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后批示19件次。
聚焦大事要事,精心組織協商議政。全年組織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2次、專題協商會6次。
聚焦重點工作,扎實開展民主監督。常委會組織各類監督活動22項,向“問政德州”及公檢法司等部門選派監督員260多人次,重點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情況開展監督,對市科技局等6個部門進行了民主評議。
聚焦民生熱點,積極進行資政建言。800多場基層協商議事會面對面幫助基層群眾解決具體問題2600多個;3000多件市縣政協委員提案,5000多條社情民意信息,成為黨委政府聽民聲、知民情的重要渠道。
牢牢把握黨委部署的重點工作,自覺展現政協擔當
積極在參與文明創建上走在前。廣大委員參與創建活動2400多人次。市政協機關干部開展文明志愿服務活動1300多人次,被評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表現突出單位。
積極在投身疫情防控上走在前。市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主動靠前,緊盯一線督導落實。廣大企業家委員累計捐款捐物8600多萬元。
積極在推進牽頭任務上走在前。牽頭推進的中國(德州)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區,高質量完成園區產業規劃、空間布局規劃和起步區城市設計,制定出臺園區招商引資14條政策措施。牽頭推進的食品加工產業鏈建設成效顯著,成功舉辦了中國預制菜產業(德州)高端論壇等系列推進活動,引進的食品加工項目已落地20個,投資69億元。牽頭推動的“中國板式網球推廣試點城市”和“中國網球協會板式網球訓練中心”正式落地德州。
牢牢把握政協履職的中心環節,匯聚團結奮斗合力
堅持在履行職能中凝聚共識。大力推動“協商面對面”平臺向基層延伸,全年在鄉鎮(街道)以下建立協商陣地392處。
堅持在合作共事中凝聚共識。充分發揮“界別同心匯”引領聯系界別群眾的作用,按省定標準首批在市級建立教育體育界、經濟界等10個活動室,總量全省最多。
堅持在講好德州故事中凝聚共識。啟動文史工作五年規劃,市縣政協聯合推進的《記住鄉愁》已完成過半,德州大運河文化系列叢書已完成第二部。開展德州文史講堂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四進”活動36場,聯合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成功開展了德州文化標識推選活動。
牢牢把握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激發委員隊伍活力
持續提升委員履職能力。市縣兩級政協舉辦委員履職培訓、專題學習班次26個,共計2100多人次。連續第六年開展“全民閱讀·委員先行”讀書活動。
持續拓展委員履職平臺。“有事多商量·協商面對面”協商平臺,構建起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社會各界全員參與的協商陣地;“界別同心匯”聚識平臺,拓寬了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渠道;“學而系列”讀書平臺,架起了委員線上線下讀書交流的橋梁;“魯力同心”宣傳平臺,構筑起省市縣聯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多主體參與的大宣傳格局;“智慧政協”數字平臺,在全省率先實現市縣政協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省政協主席葛慧君、市委書記田衛東分別對市政協“五大平臺”建設作出批示。
持續激發委員履職活力。全年25個界別活動組累計開展履職活動52次,形成活動成果127篇。全年立案666件,所提建議已被采納和列入計劃準備采納的644件。評選表揚優秀政協委員50名、優秀提案30件、先進界別活動組12個、先進界別活動組召集人14名。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保障,推動工作提質增效
省政協主席、副主席先后7次就我市政協相關工作作出批示,5項工作被省政協印發通報推廣,在省政協有關會議作發言的次數位居全省前列。
強化制度保障。突出清除制度盲點、強化制度落實、優化制度運行和深化制度創新4個重點,全年制定完善各類規章制度26項。強化服務保障。市政協辦公室與政協各參加單位及縣市區政協辦公室建立服務聯動機制,市政協黨組、機關黨組會議定期研究“我為群眾辦實事”,探索形成了調研征集、集體決策、分工負責、督導落實“四位一體”的“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今年回應委員訴求32件,為委員和機關群眾解決問題56個。強化作風保障。被評為市直“五型”機關和干部隊伍建設示范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