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河北
在禹城市辛寨鎮的西北角、徒駭河北岸,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莊劉方朱村,雖然村子不大,二百余口人,但小村風景秀麗,人杰地靈,歷史非常悠久。
據說這個村子得名于三百多年前一個為民請命而犧牲的英雄。
洪洞移民形成的村莊
據有關歷史資料記載,明永樂年間,晉南人劉氏懷揣“官憑路印”,背井離鄉,長途跋涉,隨著移民大軍由山西洪洞縣遷移至現在的劉方朱村立村定居。
劉氏之所以看重這一方風水寶地,是因為這里不僅風景宜人,有大河阻擋,面河而居,居住安全系數較高,且便于農田灌溉。當時,此地還是一片荒草野坡,劉氏發揚“愚公移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不畏艱難險阻,披荊斬棘,硬是將這片荒蕪已久的土壤,改造成了良田沃野,種上了莊稼,修建了房屋,整修了道路,村莊初步形成。“問我家鄉是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樹”。劉氏一族時刻不忘山西老家,他們思念老家的鄉親們,崇拜家鄉的英雄,于是便籌資修建了一座“關帝廟”,把山西的英雄武圣人關羽的泥塑像請進了廟堂,專門用于祭拜。還將此村名確立為“圣仙堂”,意思是說,這里是紀念武圣人關羽神仙的地方。
三百余年前的大英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劉方朱村民風淳樸,祖祖輩輩不乏英雄人物的出現,劉氏后裔劉方朱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是三百余年來劉方朱村人最引以為豪的大英雄。
據有關史料記載,劉方朱生于清朝初年,他出身貧寒,天資聰明,寒窗十載求取了功名,后入朝為官。劉方朱為官清廉,同情百姓疾苦,深受百姓愛戴。他為人正直,講真話,痛恨貪官污吏,敢于同官場“蛀蟲”進行堅決的斗爭。
清順治年間,在財政困難、農民起義不斷的局面下,官員橫征暴斂,百姓苦不堪言,在死亡線上掙扎。劉方朱義憤填膺,甘愿為民請命,他含淚寫下一道折本,揭露貪官污吏魚肉百姓、禍害鄉里、肆意增加苛捐雜稅等貪污腐敗事實,并將奏本上交朝廷。哪知道,奏本還沒有呈遞到皇帝手上,就遭到貪官頂頭上司的扣押。這位頂頭上司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鋌而走險,要瞞天過海,將劉方朱殺人滅口!
村名紀念為民請命者
劉方朱的頂頭上司悄悄指示有關貪官,捏造罪證,說劉方朱妄告不實,誣告陷害上級官吏。劉方朱不僅沒有能扳倒貪官,還落入了貪官們精心設置的陷阱。“胳膊擰不過大腿”,最終,劉方朱被定了個“居下訕上”的罪名,連申訴的機會都沒有得到,就被“從快從重”處死了。
但是,“紙里包不住火”,劉方朱被屈殺的事兒,因為權臣惡斗、官場傾軋,被督察官員直接反映到皇帝那里。皇帝震怒,對相關官員欺上瞞下、助紂為虐的惡劣行為大為不滿。于是,皇帝選派正直的吏部和刑部官員聯合調查此案,最終,查清了事實,平反了這起流傳民間很久的冤假錯案,還了劉方朱一身清白。“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誣陷劉方朱的元兇也終于得到了應有的處罰。
史料記載,后來,劉方朱所在家鄉的官衙為表彰劉方朱為民請命、寧死不屈的高貴品格,順應了人們的意愿,將村名“圣仙堂”改成了“劉方朱”,以示永久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