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在發展中不斷增強
城市面貌,是市民生活狀況的直觀體現。 1978年德州的城鎮化水平是6.2%,2016年上升至53.8%。
2017年7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原則同意《德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規劃提出,德州未來中心城區主要向東南方向擴展,從西向東依次串聯老城、河東新城、高鐵新區,并遠景延展至陵城區——東部城區規劃的通過,掀開德州城市建設嶄新一頁。
如今,在規劃面積396平方公里的東部城區,科技、商務、公共服務、生態、產業發展、現代農業6個組團已經全面啟動。太陽能德州小鎮建成投入使用,投資80億元的有研科技集團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規模化生產基地、投資30億元的東部醫療中心、投資11.9億元的高級師范學校等大項目均已開工建設。
目前,我市中心城區的建成區面積已超過150平方公里。而1978年建成區僅有10平方公里,市區總人口剛過12萬人,綠化覆蓋率僅有10%,城區道路總長度60公里,安裝路燈剛剛突破1000盞。 40年間,德州做強城市功能,做靚城市特色,做大城市規模,做美城市環境,做活城市經營,整體功能和品位持續提升。與此同時,城市的公用事業越來越完善。
以公交系統為例,1962年,德州才有了第一輛公共汽車,當時是“兩車一線”共8個站點,全長6.2公里。今天,德州市公共汽車公司有車輛680輛、線路46條,年客運量3300余萬人次。
從自來水到集中供熱、天然氣,各種配套管網建設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接連跨越。如今,市區集中供熱面積已達3706.82萬平方米;城區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用戶也已達31.41萬戶。用水普及率和用氣普及率分別達到98%和97%。
1979年,德州沒有本科以上高等學校,全地區9萬多間校舍中危房、黑屋占了九成,能用上木質課桌板凳的學生不足全體學生的30%,91%的學校沒有院墻、校門。 1980年,專科大學在校生僅有679人,普通中學在校生24.3萬人,小學在校生65.6萬人。改革開放40年來,德州不僅有了自己的本科大學,更全力彌補教育欠賬。特別是最近幾年,市委、市政府相繼投入129億元實施農村中小學“全面改薄”、解決城鎮學校“大班額”問題,累計投入是過去20年投入的總和,“全面改薄”開工、竣工進度均居全省首位。 2017年末,德州教育實現基本均衡。
目前,我們已經擁有普通高等學校4所、在校生6.37萬人,擁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7所、普通高中22所、初中163所、小學707所、幼兒園978所,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100%。
1978年,德州地區共有病床6195張、衛生技術人員8000人,萬人口床位數僅為14.3張。改革開放40年,德州的人口增長超百萬,醫療衛生條件大為改觀。 1995年,全市鄉鎮衛生院基本告別了僅有體溫表、血壓計和聽診器的歷史。 2017年底,全市已擁有政府辦(衛生部門)醫療衛生機構211處,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13049人,實際開放床位數26587張。今年,我市再次投資100多億元,在中心城區和8個縣市區建設醫療衛生重點項目,這批項目全部建成可新增床位11000余張,將使我市的萬人口床位數由2017年的45張提高到63張,達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
隨著農村城鎮化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農民群眾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據統計,近兩年,在我市已建成入住的320個社區中,有88%全部實現“五化八通八有”,88%的社區實現了通暖通氣,93%的社區配套建設了幼兒園或小學、敬老院或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2018年馬上就要過去,放眼未來,德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正在從藍圖變為現實。
堅持從嚴從實的工作作風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德州人正以全新觀念順應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望,堅定信心,砥礪奮進,全力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領域的改革開放,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用40年砥礪創新中積蓄起來的思想財富、物質基礎、成功經驗,為今后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描繪新的時代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