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12月7日電(記者錢錚)醫學研究認為,適當控制飲食能讓人健康長壽。不過,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通過果蠅實驗發現,只有年輕時期控制氨基酸攝入能延長壽命,而中年期以后即使控制也沒什么效果。
此前動物研究顯示,控制飲食有延長壽命的效果,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這種方法對人類同樣有效。目前有各種版本的通過控制飲食促進健康的方法,其中之一是限制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由20種氨基酸組成,其中的蛋氨酸被證實對壽命的影響很大。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和東京大學參與的國際研究小組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報告說,他們以果蠅為對象,研究了蛋氨酸限制的時機與延長壽命效果之間的關系。
他們用蛋氨酸量削減至十分之一的合成飼料分別喂食果蠅。果蠅按照羽化后的天數分成兩組。一組羽化后5至32天,屬于年輕期;一組羽化后32至58天,屬于中年期。結果發現,果蠅年輕時期限制其攝入蛋氨酸能帶來明顯的延長壽命效果,而進入中年期后同樣的限制方法帶來的延長壽命效果大打折扣。
為了探究為何限制蛋氨酸攝入的效果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研究人員在24小時喂食果蠅完全不含蛋氨酸的飼料后,摘取它們的腸道進行基因測序。結果顯示,羽化后第一周的年輕個體有超過800個基因的表達發生了變化,而羽化后第八周的個體只有不到50個基因的表達發生變化。進一步分析發現,年輕果蠅體內有不少以往被證實擁有延長壽命功能的基因表達被誘導。
研究人員說,至少對于果蠅來說,只在年輕時期控制蛋氨酸攝入就能實現壽命的延長。他們接下來計劃研究這一實驗結果在何種程度上適用于包括人類在內的物種,并研究食用含蛋氨酸少的食物能否延長人類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