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注意我的示范動作,先看一看再跟著一起做。” 11月24日下午,在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的保健室里,醫護人員李彤用一個模具做示范,上下左右做著輕柔舒緩的放松動作。對面的寶媽們依照李彤的動作,引導自己的寶寶做出相同的動作。這是市婦幼保健院在我市率先推出的嬰幼兒智護訓練,以面對面的方式,由護師為早產兒或出生時出現窒息、早期有宮內感染、出生前后缺氧等各種高危因素的嬰兒,進行專業的智力和保護促進訓練。李彤說,通過近一段時間的推廣和觀察, 200多名嬰幼兒自身發育水平成功得到了改善。
智護訓練包括相識、認知、精細、語言、運動和社交六大模式,訓練中,除了需要借助教具或專業醫護人員采取肢體干預進行指導外,相識、語言類訓練還會讓家長參與其中,采用唱歌、唇語對話等形式,讓嬰幼兒形成情緒記憶,提高他們發出音節的能力。家長們通過到醫院學習后,每天在家花15分鐘給嬰幼兒做訓練,既能促進親子情感交流,培養良好性格,又能增進智力發育。
李彤介紹說,嬰幼兒智護訓練主要針對12個月(含12個月)以下的嬰兒,通過抓住嬰兒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指導父母進行刺激訓練,促使嬰幼兒智力及能力的提升。
市婦幼保健院的智護訓練由醫務人員和專業早教老師共同引導完成,采用最多不超過3個嬰幼兒的小班制教學。經過心理發育評估后,針對每個寶寶強弱項的不同,制定個體化促進方案,真正實現醫教結合,促進嬰幼兒全能發育。
專家通過對0至2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效果研究發現,經過智護訓練的嬰幼兒,在1歲半時,智能發育指數高19.6分,心理運動發育指數高10.1分; 2歲時,智力發育指數比普通新生兒高8.7分。沒有訓練的新生兒中有6.2%智力低于正常。研究還顯示,早期干預還能降低早產兒腦癱的發生率。
□本報記者 唐志梅 本報通訊員 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