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氣象臺發布:受高空槽和低層切變影響,預計2日下午到5日我市多雷陣雨,其中5日全市有中雨,降水量分布不均,過程平均降水量25至35毫米,局部在50毫米以上,雷雨時陣風7至9級,局地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雨強30至40毫米。全市各級氣象部門將密切關注天氣形勢變化,及時做好預報預警服務等工作。面對連續的惡劣天氣,做好預防是減輕自然災害傷害的有效途徑。
人們重點需要預防雨水浸泡相關的濕疹、接觸性皮炎、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等皮膚病,不潔水源或污染食物造成的非傳染性腹瀉,受涼疲勞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中暑,骨折等創傷,蛇蟲咬傷及食物中毒等。大片的洼地積水區加上夏季氣候條件適宜,有利于蚊蟲的孳生繁殖,夏天露天機會多,大多缺乏必要的防護措施,人蚊接觸機會也相應增多。此時皮膚病,腹瀉、感冒、中暑等同樣可反復發生,更需要注意預防霍亂、瘧疾、鉤端螺旋體病、登革熱、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乙腦、流腦、血吸蟲病,手足口等腸道、呼吸、蟲媒及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的暴發與流行。同時部分兒童可能漏種疫苗,使脊灰、麻疹、肝炎等靠預防接種控制的疾病發病率升高。
注意生活細節,防病不恐慌
少接觸多清洗,皮膚應無恙。避免長時間接觸沙泥污水,接觸后及時清洗。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洗衣服,要特別注意身體皺褶部位的清洗。
盡量保持衣物干燥,皮膚干燥,注意防曬。穿透氣的鞋襪、不混穿鞋襪、避免共用衣物毛巾。保持積極心態,保持生活規律。
降活動強度補水補鹽,不中暑不感冒。日平均氣溫大于30℃或相對濕度大于73%時要減少戶外活動及勞動強度。注意補水及適量補充鹽分。
盡量避免淋雨受涼,過度疲勞。保持居住環境的清潔和通風,兒童體弱者減少與病人接觸,勤洗手,保證睡眠充足。把好飲食關,預防非傳染性腹瀉。
臨時水源地必須用漂白粉等消毒,嚴格保護水源。盡量飲用純凈飲用水,渾濁污染的水先澄清再消毒且檢測合格才可飲用。
家庭水缸可投放漂白粉精片或明礬進行殺菌、沉淀。飲用水前徹底煮沸,讓水充分沸騰。
吃新鮮飯菜,食物煮熟煮透,不食用溺死的動物及在洪水中浸泡過的食物,不食用野菜野果,庫存食品需注意是否霉變或變質。環境衛生手衛生,杜絕腸道傳染病。
除注意飲水食品安全外,還需要勤洗手,加強人排泄物管理,定期清除安置點周邊垃圾、污水、人畜糞便和埋葬死亡動物。
腹瀉伴嘔吐、發熱、膿血便、皮膚黃染等需及時就診,主動報告衛生疾控人員,注意自我隔離,兒童或老年體弱者不與病人接觸。
疫苗不可少 切斷傳染源要趁早
適齡兒童及時進行麻疹、流腦等疫苗接種,補種,高危人群接種流感等疫苗。勤洗手,必要時佩戴口罩。疑似病例早就診,早隔離,早治療。
預防自然疫源性傳染病。高發人群可接種鉤體病、出血熱等疫苗。減少接觸疫水,下水時佩戴手套,穿長筒靴、防水褲等。
田間勞作加強個人防護,避免吸入鼠糞污染物等。積極滅鼠,消滅鼠類棲息地;堵塞鼠洞,在下水道口安裝防鼠裝置,完善防鼠設施,避免帶菌鼠污染食物。避免人畜共住,注意家畜糞尿處理。疑似病例早就診,早隔離,早治療。
預防蟲媒傳染病。及時清除暫住區周圍的小型積水可遏制蚊蟲幼蟲滋生,水退后要徹底清理室內外環境,改善衛生條件,疏通溝渠填平洼坑,翻缸倒罐及舊輪胎等,清除蚊、蠅孳生地,可用馬拉硫磷乳劑或 DDT 乳劑噴灑有目標地進行室外滅蚊,室內滅蚊可噴灑氯氰菊酯或溴氰菊酯。
必要時穿長褲長袖,有條件還可使用蚊香、蚊帳等進行防護。適齡兒童及時進行乙腦等疫苗接種,補種。疑似病例早就診,早隔離,早治療。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通訊員|李敏
編輯|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