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上,一段記錄以素描形式繪制德州城區俯瞰圖的視頻引發關注。這段視頻時長60秒,是畫家王永建將自己20余天的繪畫過程壓縮剪輯而成。最終畫稿尺寸為240cmx60cm,畫面效果真實得像是一張黑白照片,不少網友看后直呼其為“人肉打印機”。
6月26日,記者在位于新湖南岸的德州巨匠畫室內,見到了王永建本人。一身休閑裝、戴黑框眼鏡、手拿畫筆,坐在畫板前不斷完善著自己的作品,“我覺得一張畫是永遠畫不完的,可以一直不停的調整。”王永建說。畫室墻上懸掛著多幅大尺寸素描作品,都是他大學時期的作品,有人物、雕像、靜物等,巨大的畫幅、強烈的明暗色調對比,震撼人心。
王永建是寧津人,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他年幼時便接受過書法、國畫的啟蒙,但真正接觸素描、速寫等較為西式的美術造型基礎訓練,則是在上了高中之后。那時的他和很多美術專業學生一樣,剛開始時“完全無從下筆”,而老師只有一句話“多練”,從此他便將這兩個字記在心中。
“我當時沒什么多余的想法,只覺得畫不好就是件丟人的事情。到了美術考試前期更是通宵的畫,一天畫十五六個小時很正常。至于為什么要這么拼命,自己也不知道,就是覺得畫得不夠好、不夠優秀。”憑著這份堅持與刻苦,2005年,王永建如愿以償以專業課全國第37名的成績成功考入中央美術學院。
用實力證明自己,一直都是王永建的堅持,無論是求學還是創業。大學畢業后,他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北京開起了畫室,做美術高考培訓。“如今的孩子普遍有想法、有個性,耳提面命的方式不管用,不過你要真有那個實力讓他佩服,他絕對能聽你的話好好學習。面對家長同樣,廣告打得再響不如成績有說服力。”2017年為了照顧父母,他回到德州,創辦了德州巨匠畫室,依舊從事美術高考培訓。
說起手繪德州的初衷,王永建說“就是人閑不住”。今年受疫情影響,畫室停業了,一個偶然的機會王永建翻到之前畫過的一張上海外灘的素描,突然就有了畫德州建筑的想法。“這種畫難度不高但特別麻煩,平時根本沒時間畫,疫情期間正好時間充裕。”
第一張畫的是新湖周邊的一些標志性建筑——德城區委辦公樓、德州市人民醫院、德百百貨大樓、德州市第二中學……“畫室就在湖邊,我對周邊環境比較熟悉。為了營造高低錯落的感覺,將原本不在同一透視平面上的建筑全部添加在一張2.4米長的畫紙上。”王永建介紹,這幅畫一共畫了12天,因為是在四月初繪制,被網友戲稱“清明上湖圖”。
5月份意猶未盡的王永建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創作。他特意請朋友使用無人機航拍了德州的多張照片作為參照,最終選擇了新河路斜拉橋上空的俯瞰圖。“這座橋很有特點,而且橋兩側代表著德州的老城和新區,對比明顯,很有代表性。”然而相比第一幅,這幅作品更加耗費心力。從5月7日開始斷斷續續畫了20多天。“畫這種畫重復性強,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巴掌大的畫面,我就要畫四五個小時,沒有耐心根本畫不動。”
繪畫的主要工具是自動鉛筆,為了畫得更細更到位,王永建將筆芯從一開始的0.7毫米換到0.5毫米又換成了0.3毫米。為了看清楚畫面,畫畫時眼睛離紙面只有10厘米。每次長時間畫完后,眼前經常白茫茫一片。“既然開始了,就一定要堅持畫完畫好。”他說。
繪畫視頻發布后,面對這樣那樣的聲音,王永建笑著說:“這只是一幅描繪家鄉的作品而已。我是德州人,想用我的專業記錄家鄉美好的樣子。其實這兩幅畫還可以添加很多內容,不斷完善。今后我還打算搜尋一些與德州相關的歷史故事,用繪畫的方式畫出來,讓更多人來認識德州、了解德州。”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記者、編輯|馬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