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武城史蒂夫公司正滿負荷生產一批新型腹腔引流管,該產品已獲得CE、FDA、CFDA等多項認證,歐美出口占到銷售總額的65%。
腹腔引流管是在病人手術和術后恢復過程中,將腹腔內血液、滲出液、積液等液體引流到體外的一種臨床產品。“之前市場上的腹腔引流管,設計引流槽為圓形。傷口愈合過程中,新生組織容易長進引流槽。不僅影響積液流出,還會引起牽拉痛。”山東史蒂夫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技術研發部副經理于衛衛說。
于衛衛是史蒂夫公司市場部經理。2019年,武城縣引導企業開展內部“營研結合”活動,她到了公司技術研發部“掛職”工作。在由于衛衛牽頭的產品市場調研中,大量臨床人員反映了圓形引流槽易被新生組織堵塞,影響積液流出的問題。
市場需求,就是創新方向。史蒂夫迅速成立創新攻關小組,致力研發更符合臨床要求的新型腹腔引流管。不同于其他領域技術研發,引流管設計初步成型后,還要進行生產模具開發和修正。這就需要投入更多地人力、物力和資金。“創新的‘最前一公里’不在實驗室,而是在市場上。只要我們做足做實前期市場調研,那么市場需求在哪,我們創新‘發令槍’就打向哪。”山東史蒂夫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洪鋒說。
史蒂夫拿出年銷售額的16%,用作創新專項資金,同時建立創新研發激勵制度,對研發突出貢獻人員予以資金獎勵。經過400多次圖紙改樣,8次模具開發和修正,歷時半年終于研發并生產成功“十字花型”一次性使用腹腔引流管。“導流管橫截面是十字花型,引流槽為順向線形,既加大了積液引流量,新生組織又不會長進槽內。”于衛衛說。史蒂夫又相繼設計出魚嘴式、扁平口等一系列具有行業先導性的新型腹腔引流管。近日,該系列產品在山東省第三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中斬獲銅獎。
武城縣引導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引擎,通過開展企業內部“營研結合”活動,建立創新“定向孵化”模式,持續加大創新投入,實現企業發展提質增效。“聯合產業、行業協會,引導企業扎實開展市場調研,圍繞市場需求做文章,讓企業創新有的放矢。同時,加大高校院所對接和人才引進力度,幫助企業踏準市場節拍,鉚足勁兒在產品創新上發力,以創新力、產品力贏得市場和未來。”武城縣工信局副局長馬士軍說。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通訊員 | 張振旭 王永超
編輯 | 尹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