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義。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
作為審理民事案件的主要業務庭室,德州中院民一庭特推出“手繪圖解民法典”系列專欄,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幫助大家輕松梳理民法典。今天推出第一期:《民法典》總則編。
手
繪
民
法
典
(現在,請大家把手機橫過來欣賞哦)
目錄
⊙亮點一:胎兒民事權利能力的保護
⊙亮點二:成年人指定監護人制度
⊙亮點三: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和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
⊙亮點四:緊急救助的責任豁免
⊙亮點五: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的保護
⊙亮點六: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訴訟時效的起算
亮點1
胎兒民事權利能力的保護
法官解析:本條為民法典新增的規定,該規定確立了關于胎兒利益保護的一般規則,填補了該方面的立法空缺,從而使民法典在人的保護上拓展至出生前的胎兒時期。
《繼承法》
第二十八條 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民法典
第十六條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亮點2
成年人指定監護人制度
法官解析:本條是關于成年人指定監護人制度的規定,該制度的正式確立,有利于成年人在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時基于自己的意愿提前指定監護人,是我國監護制度立法中的重大突破。本條主要突出了以下三點內容:一、一般而言,指定監護優先于法定監護;二、成年人指定監護協商確定監護人應使用書面形式;三、在自己喪失或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二十六條
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
老年人未事先確定監護人的,其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確定監護人。
民法典
第三十三條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亮點3
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和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
法官解析:互聯網時代,對個人信息和網絡虛擬財產進行保護十分重要,民法典第111條擴大了隱私和個人信息的范圍,有助于應對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發展對隱私和個人信息保護帶來的挑戰。而第127條的規定,則彌補了我國法律在虛擬財產保護問題上的空白,明確了數據、虛擬財產的財產屬性,使網絡游戲玩家的游戲設備、賬號等可以得到法律的保護,為虛擬財產穿上“防護衣”。雖是簡單的一句話,但意義重大。
《繼承法》
第十一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第一百二十七條 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亮點4
緊急救助的責任豁免
法官解析:該條規定免除了見義勇為者的后顧之憂,倡導培養見義勇為、樂于助人的良好社會風尚,對善意救助者從法律上、制度上給予更全面的保障,為處理這類案件提供理論支持和法律依據。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四條
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亮點5
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的保護
法官解析:英雄烈士是國家崇高理想和民族精神的體現,敬重英雄烈士、崇尚英雄精神,是凝聚民族力量、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精神動力。加強對英雄烈士的姓名、名譽、榮譽、肖像等人格利益的法律保護,對于促進全社會樹立尊崇英雄烈士和英雄精神的社會風尚,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五條?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亮點6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訴訟時效的起算
法官解析:未成年人性侵事件嚴重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與一般侵害相比有其特殊性,最大的特點是“暴力不明顯、欺騙明顯,很多孩子不知道被侵害,很多事情從發生到被發現需要很長時間”。基于這種特殊性,該條特殊規定具有重要意義:其一,賦予被性侵未成年人十八周歲后親自維權的機會,給受害人成年后提供了法律救濟的機會;其二,在刑事訴訟途徑之外,拓寬了對未成年人性侵的民事救濟途徑。
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一條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繪圖|馬麗華 通訊員|王善文 郝洪麗 胡澤瑞
編輯|李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