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了,今天算是真正的把兩家人的事放下了!”方明感慨。“種了這么多年別人的地并不踏實,今天心里的石頭總算是落地了!”袁明也如釋重負的說到。6月23日,東李鎮三級紅色調解組織成功化解一起積壓23年的土地糾紛案,紅色調解員孫洪營和村調委會主任協同法院同志共同督促勘驗了該村16畝土地的移交現場。
【基本案情】
23年前,方明與袁亮兩家因責任田界址發生爭執,導致袁亮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隨后,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判決方明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緩。并對受害人的家屬給予了賠償。方明入獄服刑后表現較好,被減刑為有期徒刑20年。方明入獄服刑后,袁亮的哥哥袁明一直種著方明家的承包地。方明服刑期間,家人為避免產生新的沖突,影響其改造,便一直忍讓未主動索回,全家外出打工來維持生活。
三年前,方明刑滿釋放,發現自家承包地被袁明耕種,遂與父親方成商量,準備索要承包地,礙于兩家積怨較深,便一直擱置。
【調解過程】
2021年12月東李鎮人民調解員孫洪營在安置幫教人員回訪中,方明向其訴苦:“這些年家庭受其拖累,一直在外打工維生,生活艱難,出獄后,自家承包地又無法耕種,以開出租車補貼家用,你們能幫俺要回承包地嗎?”知道此事后,孫洪營第一時間向村委會了解情況:方明雖服刑結束,但依然不想面對袁亮一家,也曾向村委會提出過要求,村調委會也多次調解,但由于疫情防控等原因,無法面對面調解,所以事情一直沒有進展。
黨建引領、主動介入,溝通破冰初顯效。2022年3月份東李鎮三級紅色調解組織成立以后,該村調委會在月度例行矛盾排查中將該案件上報。鎮紅色調解中心立即主動介入,幫助調解該糾紛。3月5日,方明一家5口在村調委會的陪同下,來到了東李鎮三級紅色調解中心,將事件來龍去脈說明道清。值班調解員李連福、孫洪營根據方明的描述將糾紛始末清晰記錄。第一次見面交談后,紅色調解員李連福、孫洪營認為該案件時間跨度大、涉刑、且情況特殊,便入村了解情況,經過多方走訪發現,袁亮妻子在他身亡后,獨自一人帶著兩個孩子,生活甚是不易,顯然拿不出方明提出的15萬元租金。為避免矛盾進一步激化,確保當事人雙方都能得到合理合法的處理結果,東李鎮三級紅色調解中心建議方明通過法律程序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調解員孫洪營立即協調法庭,引導方明一方將該案納入司法程序解決。2022年3月25日,方明向夏津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訴調對接、真誠開導,換位思考解心結。紅色調解員孫洪營始終認為此案雖然走了正常的法律程序,但兩家面臨的潛在風險很多,便主動聯系法院啟動“訴調對接”程序,積極爭取通過調解途徑,讓兩家釋懷。紅色調解員孫洪營站在“情理法”的角度進行案件分析,縱深穿插調解。方明與袁明兩家祖祖輩輩生活在一個村子里,也為當年的一時沖動,付出了沉痛的代價,不能一錯再錯了,要向前看,為下一輩人多想想,讓后代可以生活的更加陽光。紅色調解員李連福、孫洪營主動給方明做工作,向他講述袁亮妻子的生活現狀,以及面臨的生活壓力,希望他能換位思考,理解對方的苦楚。經過多次溝通,方明一家終究放下怨言,愿意退讓一步,同意不再追要租金,而索取部分補償。
法調聯動、釋法明理,卸下心防促調解。法院和袁明的代理律師,從法律專業角度幫袁明進行案件分析,“雖然你每年都拿承包費給你弟媳,但是實際情況你是知道的,當時對方是民事賠償已到位,種了這些的地一點補償沒有是講不過去的,也是法律不允許,判決退地加賠償租金時,錢是一分少不了,你兩家的恩怨也永遠化解不了,心里總過不去這道坎,不如卸下心防,接受調解,化解恩怨。”經過耐心細致的普法式說勸,最終袁明同意和解。
立說立行、隨案執行,握手言和恩怨終化解。為確保矛盾完全化解,調解協議順利履行,避免衍生后續矛盾,經東李鎮三級紅色調解組織、村黨支部、法院合力聯動,督促袁明于簽署調解協議后當日即全額支付補償款,村黨支部協調林業部門辦理采伐證,于6月13日移除楊樹,6月23日全部返還涉案地塊。一場23年前土地糾紛引發的宿怨就此化解。
【案例分析】
該案件涉刑、涉訴、積壓年份較長,東李鎮三級紅色調解組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紅色調解員主動介入、“情理法”“訴調對接”的多元調解模式,成功化解了兩家多年恩怨,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推動積累了典型經驗。
黨建引領、關口前移,提早介入減風險。農村信訪問題的產生往往起始于鄰里之間一些瑣碎小事,如果這些小矛盾、小糾紛不及時解決,就會形成大矛盾、大糾紛,甚至造成大信訪。本著“排查在先、關口前移”的原則,東李鎮利用三級“紅色調解”組織,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熟悉社情民意的優勢,將普遍排查、熱點排查、重點排查、專項排查相結合,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和矛盾糾紛進行全面排查和梳理,實現矛盾糾紛排查全覆蓋、無遺漏,變被動調解為主動介入,在源頭上消滅矛盾隱患。本次案件在紅色調解組織成立之初由村級紅色調解員主動排查發現并介入,有效縮短了案件積壓時間,避免了更大矛盾的發生。
將心比心、為民解憂,“情理法”調解顯溫情。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用真心化解民憂。結合鎮矛盾調處中心三名工作人員的自身優勢和業務特長,2021年5月初創建了以三名工作人員姓名命名的“鴻贏談情、王飛論理、連福講法”“情理法”調解工作室。工作室秉承“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的調解理念;營造“情融于法貫于理,禮讓三分和為貴,法安天下守正義”的調解氛圍;運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之以法”的調解方法;實現潤民心、順民心、贏民心的調解效力。本案件雙方積怨較深,調和困難重重,東李鎮紅色調解員做足功課,了解雙方需求,鼓勵雙方換位思考,用情、用心化解矛盾。
協調聯動、“一站式”調解,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東李鎮以鎮三級紅色調解中心為陣地,以經驗豐富的三級“紅色調解”隊伍為保障,建立“一站式”調解模式,讓群眾“進一扇門”調解各類矛盾,形成以人民調解為基礎,行政調解、司法調解配合互動,訴調、法調、公調多元聯動相結合的立體化社會治理新格局。本案件中,人民調解員站在為民辦事的初心角度,主動對接法院,通過法律程序介入提高調解的成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