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是關系全局性、長遠性、前瞻性的國家戰略。沒有和諧文明的風尚,鄉村就算不上振興;沒有濃郁精神的鄉土文化,鄉村振興就失去了靈魂;沒有優良的精神文明引領,鄉村振興就可能偏離方向。要充分發揮精神文明的引領力、凝聚力、推動力,不斷提振農村精氣神,讓鄉村越來越有新氣象。平原縣結合實際,實施“六個工程”,培育“四類精品文化村”,提振鄉風文明,推動具有平原特色的最美鄉村。
鄉村振興,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全方位的振興,是農民綜合素質、農村文明程度各方面的提升。平原宣傳文化系統,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實施“六個工程”,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精神支撐。
實施環境優化工程。以促進村容整潔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扎實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的短板,加大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的督導考核力度。
實施“德潤平原”工程。全面推進“四德”工程建設,實施“三級陣地”“三級評選”建設,在縣城廣場和鄉鎮、社區、村莊建設道德廣場、四德文化墻,推動“善行義舉四德榜”上榜人物評選表彰,實現制度化和常態化。
實施移風易俗工程。以整治紅白喜事大操大辦活動為切入點,完善村規民約,健全紅白理事會,推進公益性公墓建設,從嚴推進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將移風易俗工作在全縣全面鋪開,引導農民摒棄落后習俗,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加大優秀文化產品供給力度,創作生產更多反映新時代“三農”工作的優秀作品。舉辦群眾文化廣場藝術節、廣場舞比賽、民間文藝匯演巡演、重要節日節點演出等系列文化活動,運用“三下鄉”“文化進萬家”“送歡樂下基層”農村電影放映、全民閱讀等活動載體,把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產品送到基層,活躍農民群眾文化生活,提振農民群眾精神風貌。
實施典型選樹工程。深入挖掘各類正能量典型,深入持久地開展好人之星、道德模范、“四德”榜樣、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活動,通過表彰會、報告會、座談會、大講堂等形式,大力宣傳身邊好人、道德模范的典型事跡,讓先進的思想道德變得可學可行。
實施家風家訓工程。把家風家訓作為民風建設的基礎工程,以點帶面,抓基地帶千家,將弘揚家風家訓與文明家庭創建結合起來,廣泛開展尋找文明家庭活動,通過宣傳教育、征集評選、展示推廣等環節,讓“好家風好家訓”成為鄉村文明的特色。
打造“四類精品文化村”,著力打造文化旅游村、道德孝善村、文化能人村、文化產業村四種類型的精品文化村莊。
培育以花園村為代表的文化旅游村。依托花園村的康熙探花莊園,把馬頰河濕地、鄉賢民俗文化、特色果樹種植、探花莊園的深厚歷史底蘊相結合,傾力培植花園村文化旅游。選擇歷史悠久、民間故事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的村莊,加大投入,培育一批文化旅游村莊。
培育以西馬莊為代表的道德孝善村。以常態化開展“孝老愛親”活動為載體,以“展示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為主題,引導全縣所有村莊從“家風家訓”等傳統美德中汲取道德養分,引領村民尊老愛幼、勤儉持家、自立自強、科學教子,弘揚鄉村新風尚,選樹一批道德孝善村。
培育以西咸村為代表的文化能人村。結合“村民消夏晚會”、“家庭風采展示”等文化活動,多層次舉辦書法比賽、繪畫比賽、剪紙比賽等活動,讓村民自編自演、自唱自樂,豐富村民業余文化生活的同時,積極培育一批文化能人村。
培育以魯望小鎮為代表的文化產業村鎮。全力配合桃園“新城鎮·新六產”田園綜合體建設打造樣板。鼓勵文化資源豐富的村鎮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引導更多的村鎮,把特色文化產業項目與村鎮景觀風貌、功能布局緊密融合,形成形象風貌迥異、傳統特點鮮明的村鎮風貌格局,建設一批文化特點鮮明和主導產業突出的特色文化產業示范鄉鎮、特色文化街區、特色文化村莊。
□張和田(作者系平原縣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