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發展,教育先行。改革開放40年來,我市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著力破解區域、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等突出問題,辦學條件持續改善,教育事業成績顯著。近幾年,德州開始聚焦教育公平、內涵提升、全面發展、精細管理等教育深層次問題,不斷推進教育改革向深處前行?!?0月29日,市教育局局長張書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強根基——義務教育實現學有優教
“自1997年我市所有縣市區全部完成了‘普九’任務后,德州教育事業穩步提升,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但教育發展不均衡、薄弱學校條件差、‘大班額’等問題開始凸顯。 ”張書鵬說。為了解決不均衡等問題,2015年開始,我市加大投入,全面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部署實施了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程、“全面改薄”工程和解決“大班額”問題。
我市鼓勵各縣(市、區)根據自身特點,搭建起多元化學校建設融資平臺。樂陵采取由建筑公司墊付資金,竣工后再分3年按照4∶3∶3比例付清款項的“433”模式,順利啟動了學校建設項目;禹城市選擇了PPP的方式,投資3.4億元,實施了10所鄉鎮學校、4所城區學校的新、擴建,總建筑面積達到了17萬平方米,這種做法被省財政廳作為“禹城經驗”在全省進行推廣。為解決土地緊缺問題,我市成立了學校建設指揮部,財政、國土等多部門參與聯動,并對各部門工作建立督查考核問責機制,由與土地直接相關的部門去解決土地緊缺問題,加快了學校建設的進度。
同時,我市在建立教師“退一補一”長效機制的基礎上,采取核編增人、建立臨時編制專戶、招聘后備教師、政府購買服務等辦法,2015年以來招聘教師1萬余人,占到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總數的20%,本科以上學歷教師的比例由2014年40%增加到現在的53%。
3年來,我市共投資了138億元,新增學校面積529萬平方米,比前20多年學校建設的總投資額還要大。所有縣市區均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德州教育整體邁入均衡。
打基礎——名師名校推動教育改革
“近幾年,一大批德州的名師名校長在省級、國家級講臺上介紹德州教育經驗,分享教育教學管理經驗,發出德州教育新聲音。 ”談及我市名師名校建設,張書鵬說,“我們的經驗就是通過名師培養和教師培訓這兩大過程,實現‘抓名師帶隊伍’的戰略,實行名師培養‘一帶六’模式。 ”“一帶六”就是通過鼓勵名師建立名師工作坊,開展聽課評課、聯合教研等方式,選送骨干教師赴外地名校跟崗培訓,培育當地名師,并要求名師分別示范帶動本校3名教師和外校的3名教師成長,實現引領一個團隊、引領一個學科、引領一個學校,發揮名師人選在本校、本縣(市、區)及全市的輻射效應。
張書鵬介紹,為保障名師培養工程順利開展,市政府專門設置并撥付了名師專業成長培訓經費和學科基地建設經費。近三年,全市教育系統每年培訓人數都超過了5萬人,實現了從教師、校長到教研員、教育干部的全覆蓋。同時,我市先后出臺了《中長期教師培訓計劃》《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專項計劃》《名師、名校、名校長工程實施方案》等配套方案,統籌城鄉二元培訓結構,增強了培訓針對性和時效性?!巴ㄟ^名師培養和全員培訓,我市已經成功擺脫了改革開放初期的教育隊伍困境,并逐步打造起一支勇于擔當、善于創新、樂于奉獻的教育干部隊伍;一支意識超前、理念先進、充滿活力的校長隊伍;一支精通政策、高效服務的教研員隊伍和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以此作為教育全面發展的基礎,推動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 ”張書鵬表示。
抓改革開放——向素質教育品質教育發展
考試評價制度不改革,素質教育就沒有辦法真正落地。張書鵬介紹,德州的素質教育改革實踐找準了考試這一突破口。今年我市中考實行的是“分數+等級”的錄取方式,以建立健全多次考試、等級表達、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機制,目的就是引導學校和教師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評價,遵循教育規律,推進素質教育。中考制度改革后,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表現是在學校的課程表上。 德州市實驗小學、德州市第五中學等學校設立閱讀、書法、國畫、足球、籃球、科技等各類社團,給學生更多自主空間,讓學生全方位成長。
中考改革只是德州基礎教育改革中的一項。從2015年開始,德州先后開展了課程教學、考試招生制度、教育評價制度、校長職級制、教師管理和培養培訓、社會力量辦學體制、社會參與監督體制等7個方面的改革,直面現行教育機制體制中的難題,讓體制機制老樹開新花。
在張書鵬看來,開放是德州教育豐富和發展的關鍵一招,是德州教育補短板的關鍵一招。近年來,我市緊抓融入京津冀的政策機遇,不斷加大開門辦教育的步伐。德州市政府與中北大學簽約,共建中北大學德州研究生分院,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托管太陽城學校、慶云縣政府與中國教育科學院共建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市教育局與教育部幼兒園園長培訓中心簽署合作協議,共建德州市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
創特色——打造德州教育新名片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的職業教育和師德建設已經成為德州教育的品牌,走到外地,同行都很認可。 ”張書鵬說,如今,德州的職業教育和師德建設工程已然成了當地的教育名片。
張書鵬介紹,我市投入2.92億元,建設了德州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中心,中心圍繞德州產業特點和職業院校重點專業,建設現代制造技術、現代信息技術、建筑技術、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汽車工程等7個實訓分中心,涵蓋了45個專業的實習實訓。 2014年以來,全國中職技能大賽汽修專業比賽和汽車營銷專業比賽已經連續4年在德州舉辦。在此基礎上,市、縣、校三級比賽開展得如火如荼,打造了德州職教汽車維修、新能源、制冷、機電等專業的品牌。深化校企合作也是提升學生技能的重要一招,德州職業技術學院與中航東星(北京)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等建立了航空乘務學院等多個混合所有制學院,德州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和一汽豐田、奧迪、奇瑞等汽車廠家開展的一系列校企合作新做法讓我市在人才培養模式和校企融合方面走向深入。
與企業深度對接,讓我市職業院校的畢業生成了各類招聘會上的“香餑餑”。2014年以來,我市先后舉辦了4次京津冀魯職業院校畢業生大型招聘會,每年都吸引500余家企業參加,為職業院校的畢業生提供工作崗位8萬多個,3萬余名畢業生找到滿意的就業崗位。如今,我市職業院校畢業生優質就業率達到90%。
在談到德州師德建設成為特色品牌的原因,張書鵬道出了緣由,以激發教師成長內驅力為核心的師德建設,使德州成為全國首個“師德建設示范基地”,德州市“一體互融、德能同修”師德建設3581模式也入選了教育部30個師德建設優秀工作案例,一系列榮譽讓師德成為德州教育的品牌?!皫煹陆ㄔO帶來了教師培養生態的變化?,F如今,德州已初步形成培養教育文化、教師文化,生成創新特色、品牌、亮點工作的機制和土壤,并通過師德建設激發了教師隊伍成長的內生動力,教師有改變,學生就會有改變,教師的行為規范了,學生的行為也會規范,最終受益的還是學生。 ”張書鵬說。
□本報記者井璐本報通訊員董志勇王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