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紀儒和妻子于娜娜網絡直播火龍果生長情況。記者李榕攝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農民,是不是大部分人都會想起“面朝黃土背朝天”?“親們,小心心點起來……”3月26日下午3時,夏津縣雙廟鎮的火龍果種植基地,90后主播侯紀儒和妻子于娜娜正在通過網絡直播火龍果生長情況,短短1個小時,漲粉百余人,還不斷有粉絲下單訂購火龍果盆栽。
與人們腦中對農民的“固定人設”不同,侯紀儒這個農民有點潮。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才是關鍵,新型職業農民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市像侯紀儒這樣投身農村大地,守望鄉村、開拓鄉村的新農人越來越多。與傳統農民不同,他們有互聯網思維,更善用科技,也使農民的身份內涵悄然發生了變化。近日,記者走近這群農田的守望者,聽他們講講新農人玩轉電商的故事。
熱衷直播的“網紅農民”——
和父輩們不一樣,他們有“互聯網基因”
“基地在夏津縣雙廟鎮,現在還不能采摘,6月中旬歡迎大家來采摘! ”眼前的侯紀儒,黝黑的皮膚,爽朗的笑聲,說話間隙他將手機攝像頭瞄準身后成片的火龍果樹,對網絡直播另一端的粉絲們繼續“吆喝”:“這就是我們夏津極具特色的火龍果,果品把控一級棒!親們到時可以放心買,放心吃! ”“有手機,就有我的舞臺!粉絲就是客戶,互聯網時代看中的就是粉絲轉化率!”侯紀儒邊調整手機攝像頭邊和記者聊天。每天侯紀儒都要確保至少直播1個小時。
初中畢業的侯紀儒曾在外闖蕩多年。 2016年8月,在廣東打工時侯看到當地很多人都在大規模種植火龍果,從他們口中得知,只要溫度控制適宜,火龍果培植成功率極高。考慮到本地市場鮮有種植火龍果,市場潛力巨大,他便萌生了引種回鄉的想法。期間,他還到濟寧一處火龍果種植基地進行了實地考察。 2017年5月,侯紀儒回到雙廟鎮東鴨村,最初只引進了200棵火龍果苗,開始在自家地里試種紅心火龍果。
雖然是土生土長的莊稼人,但侯紀儒對火龍果的種養經驗幾乎為零,只能摸著石頭過河。第一年就遭遇了“水土不服”,原本應產果300公斤的火龍果僅產了50多公斤。“火龍果需要精細管理,不能打農藥,只能施有機肥,除草、剪枝全靠人工。 ”經過專家的現場點撥后,侯紀儒開始調整種植思路。此后,不斷通過自學和拜師學藝,終于摸索出一套適合本地氣候的種植經驗。
現在,侯紀儒的心里有了一個清晰的“農事時間表”:3月初第一次施肥,3月中旬剪枝、除草,5月初開花,6月初至年底分批次結果,10月下旬開始保溫、增加光照。自第二年起可收果8至10次。“和父輩們不一樣,我們有‘互聯網基因’,有團隊意識、市場意識。 ”侯紀儒說,今年2月他開始借助網絡平臺直播火龍果生長情況。在他看來,直播能更好地給農產品賦能。“通過視頻直播,將網友們帶到田間地頭,把農產品的優點展現給大家,讓他們更放心。直播中的互動還能拉近和網友的距離,不知不覺就積攢了客戶。 ”侯紀儒說。
目前,侯紀儒又流轉了4畝地,準備建設2個火龍果種植大棚,大力發展旅游采摘。他認為,過去的農業形態是純生產型農業,生產過程相對封閉,缺乏與外界的連接和互動。如今,由于政府推動和技術賦能,當地的農業正從純生產型農業轉為生活型農業,即采摘、觀光、休閑、旅游為一體的農業結構,這種結構在線上線下為農村發展打開了新通道。
自主創業的“野菜夫人”——
用社群模式“撬動”農產品,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生態鏈
3月27日,陵城區宋家鎮東屯村村北頭的一處農田里,一棵棵薺菜鮮嫩可人。一個瘦小的背影在田埂間行走,邊走邊查看著薺菜的長勢。她便是這片農田的經營者,也是陵城區福地華園食品廠的廠長——紀俊英,一個49歲的新型農民。
耕田種菜并非紀俊英最初的夢想。她渴望走出農村,高中畢業后,20歲的紀俊英只身外出闖蕩打拼事業,一干就是7年。
1997年,紀俊英和丈夫結婚,婚后不久丈夫被確診為尿毒癥。在醫院下達病危通知書后,夫妻倆無奈返回老家。為了給丈夫治病,紀俊英開始在樂陵、陵城等地承攬樓房裝修的活。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發現每逢節假日,很多城里人都專門跑到田間挖薺菜、蒲公英、苜蓿等野菜。一問才知道,現在城里人愿意吃這些原生態的東西。紀俊英嗅到了野菜里蘊藏的商機,萌生了種野菜的想法。
從2012年春天在自家小塊農田里試種野菜,到2013年流轉60余畝地大規模種植薺菜、蒲公英、苜蓿等,再到2014年籌建廠房、購置設備、注冊商標,研制出適合大眾口味的野菜水餃和高品質的野菜茶、野菜泥、冷鮮野菜等系列產品,形成從地頭到餐桌的生態鏈。短短幾年時間,紀俊英實現了從傳統農民到新型職業農民的轉換。
在她看來,傳統農民種地靠“習慣”,新型職業農民種地靠“科技”。“拿野菜來說,沒有一定技術水平,會影響產量;新型職業農民的工作分得比較細,種植的管種植,采摘的管采摘,深加工的負責深加工。 ”紀俊英說。
產品有了,市場如何拓展?除了依托參加展會、進駐商超等傳統銷售模式外,2018年初社群模式進入了紀俊英的視野中。隨后,她積極搭建粉絲群,并依托老客戶嫁接各類社群平臺,完成社群客戶線上聚集、互動、變現等一系列商業化過程。這些舉措不僅讓她獲得了許多新客戶,還增加了銷售層次和盈利渠道,同時縮短了野菜制品的流通環節。
目前,紀俊英搭建的社群模式已經日漸成熟,在省內各地均有社群區域負責人,產品還銷往北京、南京、石家莊、長沙、西安等地區,年營業額達200多萬元。“社群成員大多對農產品品質與生活質量有較高要求。社群營銷的目的,就是讓消費者認同產品品質,用消費端支持生產端,最終實現農業產銷模式的變革。 ”紀俊英說。
名校畢業的“高才農民”——
把紅棗制品賣到全國各地,年營業額達1.26億元
個頭不高,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初見文質彬彬的宋華虎,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位教師。可他已經和農業打了近10年交道,于2013年7月成立樂陵市樂飛棗制品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紅棗等制品的采購、生產和銷售。去年還被評為2018年度德州市新農青年示范帶頭人。
今年33歲的宋華虎來自金絲小棗之鄉——樂陵市朱集鎮,每到金秋時節,紅彤彤的棗兒掛滿枝頭。宋華虎的父親在當地經營著一家棗制品加工廠。 2010年宋華虎從山東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后,被濟南的一家企業錄用。卻因父親宋興澤的一個電話,于2013年辭掉工作回鄉創業。“一方面,考慮到父母年紀大了,不能老在外面漂著。另一方面,也確實想回來干點事兒。 ”宋華虎說。
當時,加工廠僅有一個加工車間,加工產品單一;以進駐商場、批發等傳統銷售模式為主,產品主要銷往廣州、上海、長沙、成都等南方一帶。為了改變現狀,宋華虎在對市場進行深入分析和科學研判的前提下,大膽使用新思路新模式。首先將廠房擴建至2萬多平方米,先后建設了蜜棗加工車間等5個車間,實現了由單一的棗制品向堅果炒貨、蔬菜制品、蜜餞制品、果脯制品等產品的多元化發展。
金絲小棗是樂陵的金字招牌,也是每一個樂陵人童年的記憶。但近幾年,樂陵小棗面臨“賣不出”“賣不好”的困局,棗農常常出現“豐收的煩惱”,這個怪圈怎么破?
宋華虎不想坐以待斃,他認為父輩們傳統的銷售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現狀,要讓產品突破地域的限制,放到大數據能搜索到的地方,讓現有的潛在客戶群體都能看到,這才是解決之道。
2015年,宋華虎帶領6名當地農民組建了自己的電商團隊,開通淘寶、天貓、京東、第三方APP等線上銷售平臺,把樂陵棗制品賣到全國各地,2018年實現營業額1.26億元,帶動周邊30余個村莊、200余人就業。這些有了一技之長的隊員們,也成了村民羨慕的“新型職業農民”。
為了徹底解決棗樹“撂荒”的問題,在聽說鎮上要發展合作社管護模式后,宋華虎積極與鎮政府對接,最終與鎮域旅游沿線的19個村級棗樹種植合作社簽訂了紅棗收購協議,并按照高于市場價30%的價格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保障當地棗農紅棗收益。“利用互聯網,把農產品銷售出去,這才是對農民最大的幫助。 ”宋華虎認為,隨著互聯網逐漸向農業深度滲透,農業的生產、運營及流通模式都在發生改變。想要緊隨市場變化的節奏及行業發展的趨勢,需要在固化優勢的同時不斷創新求變,才能開辟出發展新局面。“只有掌握并提升電子商務的應用能力,才能真正從中‘掘金’。 ”宋華虎說。
當問起宋華虎是否后悔回到農村,從“書生”變成“農民”。他語氣堅定地說:“不后悔,我覺得農業是有奔頭的產業,我創業就是想讓棗樹枝上結出金豆豆,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到農業領域中來。在這里,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
□本報記者李榕本報通訊員鄧美平王志陶蕾蕾